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走上规范化 冰城27万人领低保
2004-06-24 08:54:0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6月24日电 在23日上午开幕的哈尔滨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哈市副市长张桂华向大会作了“关于哈市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城市社会救助工作情况”的报告,并提请大会审议。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还向大会递交了一份“关于哈市城市低保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两份报告显示出,几年来,哈市低保人员已达27万余人,哈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而其中存在的人均低保金补差额偏低等问题也急待解决。

    张桂华在汇报中指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建于1997年,截至2004年5月,全市低保人员为276628人,占非农业人口的6.2%,月人均补差55元。2003年全市低保金支出1.76亿元。目前,哈市正在全面构筑“以城市低保为基础,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用水、供暖、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社会互助为补充,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救助体系。”在基本生活救助方面,哈市在保证低保及时、足额发放,切实保障低保人员的基本生活情况下,对有特殊困难的15670名社会孤老、重残疾人、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加发低保金362.7万元,为11816名低保户安置就业岗位,对26个手术病种实行最高限价收费。

    在大会上,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向大会递交了一份“关于哈市城市低保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是人大内司委与市城市经济调查队联合于今年3月至6月在全市开展的城市低保工作情况的调查研究工作。这次报告首先肯定了哈市低保工作已经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同时指出了哈市开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以来低保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目前哈市低保工作存在“四难”,即实际收入核实难、有无劳动能力界定准、调查取证难、低保人群就业难。这些都致使低保人群的低保申请难以得到批准。由于社会救助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很多低保户未曾享受过或完全享受到政府制定的有关优惠政策。

    调查报告中还指出,哈市的低保人均补差额偏低。据了解,目前,西安市低保金标准为每人每月180元、人均低保补差额为每月63元;沈阳市低保金标准为205元、人均低保补差额为79.6元;重庆市低保金标准为185元、人均低保补差额为73元。与以上三城市相比,哈市低保金标准为200元,人均补差额仅有55元。由于人均补差额偏低,哈市多数低保户生活仍很困难,特别是家有在校生或病人的低保家庭,生活更是艰难。

    为切实保证城市低保工作的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张桂华表示,哈尔滨市政府在完善各项制度、增加低保资金投入的同时,将加大对低保工作人员及低保审批的管理力度;通过政务公开、设立举报电话等手段,让低保工作成为“阳光工程”。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