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哈市太阳岛宾馆绿化生态工程去年11月份移植的8万株树木,如今已枯死近2万株,有关部门对此解释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树木“水土不服”。
6月30日,记者在松花江北岸市区去往太阳岛方向202国道右侧松花江上坞看到,去年移植的“森林”已粗具规模,但每种树都有不同数量的枯黄,有的地方整片都光溜溜的,枝干上不见一片绿叶。岸边有许多被挖出的松树躺在地上,有的树木直径有碗口粗,高度10余米,部分树木根部已经被锯断。
据太阳岛宾馆绿化生态工程管护大队指挥部负责人梁广峰介绍,大部分枯黄的树木都死亡了,死亡的树种多数是樟子松、红松,大片枯死的有水曲柳和白桦树。被砍的树木都是已经枯死的,在202国道旁边影响观瞻,所以就砍伐了,树林里的枯树过一段时间也要砍伐,去年11月份移植的8万株树木,目前已经枯死近2万株。
据太阳岛宾馆绿化生态工程的建设单位、黑龙江省森工总局营林局局长张同伟介绍,这片“森林”是去年11月份栽的,耗资5000多万元,有樟子松、红松、水曲柳、白桦、柞树和丁香及水腊等10多种树木,共计8万株,目前枯死的树木接近2万株,死亡原因主要是“水土不服”。这些树都是从各地的林业局移植的,树龄较大,加之此处土质不好,地下都是砖头等一些建筑垃圾,今年春季干旱少雨,因此造成了树木大面积枯死。
据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岳桦教授分析,松花江上坞树木成活率较低,主要是因为松花江地下水位较高,移来的树木不适合在城区生长,同时,移植过程中根系地坨太小,也影响了树木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