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新华时评:领导干部要以感恩的心态去待人接物
2004-07-02 10:55:03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报道 日前,记者在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个区检察院采访时,干过多年检察工作的检察长于晓林跟记者聊起这样一个话题:尽管国家给各级公务员的薪金不少、待遇不低,仍有人不爱岗敬业,对待来访群众冷、冲、硬、横,口头常讲"以民为本",实际上却一肚子的"官本位"思想。甚至名为公仆,却处处想着当官做老爷。

    于检察长说,这些人说的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其实,在他看来,虽然这些人表面上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骨子里却心虚得很,无聊得很。究其原因,少了饮水思源的心,没了感恩戴德的情,才干出了令他们自己想来都惭愧的事儿。

    稍稍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人民群众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国家机器的供养者。如果没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辛勤劳动,国家财富如何积累,个人的温饱和富裕何以保证?如果没有个体工商业者、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纳税,哪儿有公务员们舒适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资收入、优厚的生活待遇。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把人民群众称为衣食父母一点也不过分。

    因此,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每一位工作人员理应以一种感恩的心态去为党、为国家工作,以感恩的心态去对待我们所接触的每一名群众。然而事实上我们的许多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丧失了这种感恩的心态,忘记了手中的权力来源于哪里,所以才会出现以权谋私、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勒拿卡要、胡作非为等破坏经济发展环境、阻碍经济发展的现象。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教育和引导干部树立群众意识,树立饮水思源的意识,真正用感恩的心态去回报群众对我们的拥护和爱戴,用感恩的心态去对待党和国家的事业,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为此,有人提倡效仿西方的"感恩节",设立感恩日,每当发工资、发奖金时对我们的干部进行教育,感谢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们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干部与群众的感情。通过访贫问苦、扶贫解困、捐助失学儿童、照顾孤老病残、到私营企业劳动等方式,拉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最重要的是,要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干部工作考评机制,把对群众的态度作为考评干部的重要内容,今后在干部使用上,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凡是群众意见大、经调查核实属实者,不予重用,对于屡教不改者坚决不用。

责任编辑:隋洪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