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7月6日电 据了解,目前,哈尔滨市私家车已达10万辆。随着私家车数量的迅速增长,预示着我市将迎来“汽车社会”。但由于我市有关方面对迅速增加的私家车尚未做好准备,相应的汽车保养、维修及车辆停放等一系列配套服务尚未完善。相反,因缺乏科学的规划,以破坏市民的生活环境来寻求发展,因此,在迎接“汽车社会”到来之时,各项配套措施急需加以完善。
难题之一:停车占道
据哈尔滨市房产住宅局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我市新建封闭式居民住宅小区7000万平方米左右,每年新建面积以500万平方米的速度增长。由于对汽车停放问题没有规划,或规划面积过小,因此,造成居民生活空间与汽车存放空间的矛盾日渐突出。据调查,近年来,我市一些新建小区建有大型停车场的为数很少,有的小区业户入住后,只好将私家车停在小区不宽敞的车行道上。安升街93号居民大院里,原没有规划停放汽车的地方,近两年,增多的私家车只能停在花坛和绿地上,居民无处休闲,被挤到道边上去乘凉,而物业公司因对大院停放车辆进行收费,所以,车辆在居民大院停放,物业公司予以认可。在开发区有一封闭式居民小区因无停车场地,物业公司干脆不让私家车进入,而小区有车的车主认为,限制车辆进入小区,是对业主权益的侵犯。
难题之二:修车扰民
原本干净整齐的新建居民小区,一楼门市却开起了汽车修理店,把小区弄得一片狼藉。南岗区通达小区三孔桥边有40余家汽车零件销售点,这些销售点一边售配件,一边修车,不仅把地面弄得油乎乎的,而且修车所产生的噪音影响千余户居民无法正常休息,此问题因存在七八年时间了,居民在投诉无门的情况下,只能“默认”了。记者在热线电话值班时,关于汽车维修点噪音扰民的读者投诉占相当大的比重。记者从市公安局有关部门了解到,我市汽车维修点已达2000余家,而70%维修点在居民小区内,所带来的负面问题无法杜绝,成为顽疾。居民建议,汽车发展带动相应的汽车保养和维修等配套服务,是否应在远离居民区的四五类街道设立专门“修车街”,同时也带动偏僻街路的经济发展。
难题之三:洗车争水
据交警部门提供,截至今年6月,我市私家车达10万辆,并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据调查,清洗一辆轿车所用水量为30公斤,按我市现有的轿车拥有量来计算,每年耗水量是相当大的。道里区红专街106号居民反映,由于楼下有四五家洗车行与居民争水,居民家自来水明显变“瘦”,几百户居民常常得吃夜来水。一些居民反映,居民节约用水了,可看到洗车行自来水在地上白白流淌,浪费水资源惊人,十分心疼。据市供排水集团提供的资料显示,洗车行业每年浪费用水,流失资金达300万元。
环保人员指出,随着私家车的不断增多,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汽车污染,城市污染将从煤烟型污染向汽车尾气型污染转化,将直接危害市民的身心健康。面对未来的“汽车社会”,有关部门尽早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是目前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