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7月8日电 “两年了,”今年76岁的离休老干部王野长叹一声,“到现在我们才搞清楚这几座矗立了两年之久的临江住房到底是怎么回事。”
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的河柏二期工程规划设计为5个楼盘,216栋尚未破土动工;205、207栋,一栋为高层建筑,另一栋因种种原因建成后至今未进行销售;只有208、209栋对社会销售,现在的总住户是272户。在已入住河柏二期208、209栋楼的居民的眼中,从购买到交款到入住,这座普通的住房充满着变数。
商品房“变成”经济适用住房
最初,这两栋楼房是价廉物美的商品房。
209栋6单元201室的住户王凤才于2002年7月份购买了该住房。当年,他卖掉了自己在康安路的房子,在临江附近寻找新的安身之所。5月份,他找到了河柏二期的现住房。“这里地点符合我原先的要求,而且价格也可以接受。”王凤才说。经过全家人的反复合计,他决定买下来。房子的使用面积49平方米,他与销售商谈的价格是15万元。
他与开发商签的合同上注明是商品房合同,但是交款后,合同编号的前方就多了一个微妙的“J”。王凤才按照商品房买的新住宅,又按商品房住了三个月,才在电视上得知“J”代表的是经济适用房。从此,他的心情一落千丈。
209栋8单元的住户蒋凤国与王凤才的情况相同。他告诉记者,他特意挑的“商品房”,防备自己工作变动,将来无法交易,没想到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而对于209栋6单元的住户胡香俊,房屋属性的“变化”已经直接打乱了他们一家的生活安排。胡香俊一家原住在佳木斯宝清县853农场。孩子在哈尔滨上学,很快就要毕业,老两口投奔孩子准备在哈尔滨买房。按照哈尔滨市政府的有关规定,购买一套15万元以上的商品房,可以解决一个哈尔滨户口。老两口特意添了3000元,买了一套超过15万元的房子。拿到房照后,她兴冲冲地到当地派出所办户口,民警告诉她,她买的是经济适用住房不能享受商品房的优惠政策。胡香俊傻眼了,怎么自己在哈尔滨买了房子,还不是哈尔滨人。据她了解,像她这样买房准备落户口的在河柏二期的住房里还有四五户。
以“自定政府指导价”售房
2002年7月份左右,河柏二期开盘,现在的住户几乎都是那时买的房子。据居民介绍,当时交款时销售商开的是白条子,大约在去年4月份,居民们才见到正式的经济适用住房预售许可证和商品房销售专用发票。得知自己购买的“商品房”的真实属性后,许多居民找到开发商,河柏二期开发过程当中的内幕也正在这时被揭开。
今年76岁的离休老干部王野与许多居民一起找到了开发商。作为河柏二期业主委员会的委员,王野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房屋的属性是经济适用住房,那么开发商卖的是不是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如果符合相关的标准,在当时建筑市场比较混乱的情况下,开发商的行为或许有情可原。否则,销售行为当中势必存在着更为严重的违价问题。经过一年多的调查,揭开的谜底让王野老人感到吃惊。原来,居民们当作商品房买到手的住房,不但是经济适用住房,而且还存在价格审批手续不全的问题。
王野在购房时就吃过房价的亏。据介绍,他是最早一批的购房者。在现房销售处售房员的报价是16.3万。王野老人拿出了离休证,对方看后主动让了一万元。第二天,他和老伴一起去交款,提出一次性交款是否能再便宜点,对方又降了3000元。房子买到手,王野老人一度还很高兴,可入住之后一了解才知道,连贷款买房都要比这个价格便宜。老人一气之下向道里区消协和哈市消协进行投诉,最终开发商同意退回部分超额的房款。
“二百多个住户,一家一个价,几乎都没有重样的。”经过在居民中调查,王野老人查出了许多问题。据介绍,河柏二期当年的房价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在2000元左右,会讲价的住户得到的价格可能就低,不讲价的房价就高。家住209栋的白老师,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价格达到了2300多元,为小区之冠,比同等房子每平方米价格高出近300元。
按照1999年哈市物价局《关于加强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的通知》,经济适用住房实行政府指导价,由物价部门制定基准价,开发商销售时可以根据房屋的楼层和朝向等以基准价为基础上下浮动制定销售价格,但是销售时的加价比率相加必须归零。也就是说,在基准价的基础上,经济适用房的销售要严格按照楼层和朝向等的加价率来销售。而在河柏二期销售时经常出现这种情况,6楼和2楼的对等楼层不同价,而价格应比基准楼层低的7层,反而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要贵几十元。
王野说:“国家制定经济适用住房的政策是让老百姓享受实惠,现在开发商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又挣了老百姓的钱,两头得利,国家的政策等于是给他们制定的。”
卖房两年,重新报批房价
今年7月1日,就河柏二期住宅的价格问题,记者采访了哈市物价局举报中心主任曲庄平。他告诉记者,河柏二期住宅的销售确实存在违规的问题。据他介绍,王野老人曾多次到物价局反映河柏二期的问题,经过有关人员的调查,河柏二期从开工、销售至今从未向市物价局进行过价格申报。“经济适用住房必须向主管部门申报,河柏二期的销售行为已经完成仍未申报价格,按照《价格法》的规定,这是一种擅自制定政府指导价的行为。”曲庄平告诉记者,最初物价部门决定对开发公司进行罚款处罚,但是考虑到开发商可能存在违价问题,涉及为二百个购房者退款,所以,物价部门要求开发公司重新申报价格。“现在看,开发商卖出的价格只高不低,居民能获得数额不等的退款。”曲庄平说。
“我就不明白,那么多主管部门,怎么就没人提前发现这个问题。”得知物价部门的调查结果后,王野气愤地质问。据他了解,原则上没有物价部门的审批文件,经济适用住房不能上市,“那么大的工程摆在那儿,居民都入住两年了,主管部门还说不知道。我倒要问问,没有批价的文件,经济适用住房预售许可证和商品房专用发票是怎么开出来的?”曲庄平说:“河柏二期的问题发生在前几年市场管理不规范的时期,同时有关的法规对外宣传也不够,客观上为开发商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对于这些历史遗留的问题,政府部门已痛下决心逐步进行解决。”
7日,记者采访了河柏二期的开发商哈市新阳开发建设指挥部。据综合部部长赵永勤介绍,近几天公司正在研究解决此事,当天上午已最后达成了一致的意见。下午,经赵部长联系,记者见到了熟知整个过程的经营部部长王宪安。王部长告诉记者,河柏二期工程于2000年破土动工,当时动迁时涉及几家工厂的去留始终定不下来,于是,一边开工建房,同时处理动迁的问题。2002年,河柏二期的部分住宅已经建成,动迁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新建住宅又不能空置,公司决定先进行销售,造成了后来经济适用住房未批价就销售的问题。王宪安说,动迁不能如期完成,使整个工程无法进行成本测算,是延误报批的主要原因。今年最后一家工厂的动迁已经结束,终于可以对房价进行成本核算了。6日,他已主动来到哈市物价局联系报价。王宪安承认,未报批就上市销售的做法的确不妥,待物价部门审批价格后,公司会给购房者一个满意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