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8日电 题:澳大利亚墨尔本东北同乡会会长姜兆庆:为振兴黑龙江鼓与呼
记者 杜丽华
姜兆庆,澳大利亚墨尔本东北同乡会会长、墨尔本中文电台董事总经理。日前,他随同中华海外联谊会港澳海外理事考察团来到黑龙江寻找投资项目。当他还对黑龙江的投资环境迟怀疑态度时,一件数码相机失而复得的小事,让他坚定在黑龙江投资兴业的信心。
采访时,姜兆庆手拿一款小巧别致的数码照相机,讲起了相机失而复得的经过。17日10时许,姜兆庆邀几位考察团成员乘出租车观赏哈尔滨夜景,当车行驶到南岗区一繁华地带时,几人决定下车漫步前行。走了好长一段时间,姜兆庆突然发现自己随身携带的一款数码相机落在了车上。这下可急坏了姜兆庆,800美元买来的相机他倒不心疼,关键是相机里存着300多张非常重要的图片资料,万一找不回来会带来很大麻烦。
面对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城市,姜兆庆实在想不出该如何是好,因为他们连发票都没要,甚至连出租车公司、车牌号、司机名字都没留意,这么大个城市怎么去找啊。就在姜兆庆想到了放弃的时候,有人提出到刚才下车的地方去看看,几人便打车回到了当初下车的地方。姜兆庆刚一下车,就看到有位男同志向他招手,仔细一看竟是那个出租车的司机。
“这个东西是你落在我车上的吧,你要再不来我就送到公司去了,”司机说。看着此情此景,姜兆庆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他当即从兜里掏出1000元钱,塞到司机的手里,却被一次次地推了回来。“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你的,况且在我们这每个司机遇到这种事都会这么做的,这钱我不能要,”司机几句朴实的话语再一次打动了姜兆庆。经再三询问,才得知这位好心司机是哈尔滨大众出租车公司的王喜全。
这样一件小事感动着姜兆庆,也感动着在场的每位考察团成员,他们不约而同想到了一句话那就是—“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不少考察团成员当即表示,愿意在这样一个有人情味儿的城市投资兴业。“我们到一个地方考察投资,一方面要看政府的优惠政策、城市的硬件设施,更看重的还是看一个城市的人文环境。”姜兆庆说。
“在澳大利亚,很多人对东北人的印象都是傻大黑粗、野蛮、没有智慧,关于黑龙江的正面宣传报道也不多。”说到这里,姜兆庆有些惭愧地说:“我是辽宁人,17岁到海外创业,1999年在澳大利亚创办了当地第一家华语无线广播电台,还经营着4份华语报纸,虽是东北人却很少报道关于黑龙江的发展。”
姜兆庆表示,回去后会立刻着手策划宣传黑龙江的活动,利用自己的优势与内地媒体联合,通过举办黑龙江文化周、广播周、招商节等形式,把一个欣欣向荣的黑龙江展现给海外华人。
姜兆庆告诉记者,此次东北三省考察之行,黑龙江是最精彩,最另人难忘的一站。他表示对黑龙江工业企业改组、农产品精深加工都很感兴趣,将进一步考察,确定投资方向。身为澳大利亚墨尔本东北同乡会会长的姜兆庆还表示,不仅自己会来黑龙江投资,而且还会鼓励同乡会的500多名企业家都到黑龙江来投资兴业。
“黑龙江如今面临振兴老工业基地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为我们这些海外华人带来无限商机。我会利用我所具备的优势,尽我所能为振兴黑龙江经济鼓与呼,让更多的华人企业参与到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改造中,以尽一名东北老乡的责任和义务。” 姜兆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