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7月20日电 哈洽会已历经十五年,并正在向独具特色的国际经贸盛会的地位迈进。与时同时,国内会展业也风起云涌,“广交会”、“科博会”、“高交会”、“投洽会”、“工博会”……各占胜场,并不断丰富创新,以应对国际会展巨头进入中国的挑战。
金字招牌,也需不断擦拭,哈洽会该如何打磨自己的招牌?第十五届哈洽会刚刚结束,我省就组织召开第十六届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研讨会,15日,俄罗斯专业人士、国家商务部、国家贸促会以及省内各相关部门汇聚哈尔滨,共同探讨哈洽会的未来。
哈洽会明确定位东北亚区域合作
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合作和振兴东北工业基地的总体部署给我国会展业及哈洽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搞好一个会展项目,关键的就是先期的定位,搞清楚哈洽会的优势在哪里。现在,到了该给哈洽会明确定位的时候了。
国家商务部欧洲司司长孙永福提出,要提高哈洽会定位,突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优势。黑龙江省位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哈洽会在作为全国企业对俄合作重要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办成面对俄、日、韩、朝等周边国家,以及开展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窗口,为扩大沿边开放做出贡献。
作为哈洽会的常设机构,哈洽会办公室一直探索着哈洽会的发展方向。哈洽会办公室主任马兴利认为,哈洽会的发展目标可分为近期目标和中远期目标两步。近期目标是以俄罗斯为主,面向东北亚,辐射全世界,使哈洽会成为我国和世界各国与俄罗斯及东北亚地区开展经贸合作的桥梁。这个目标的中心是,提升经贸合作的水平,促进东北亚地区经贸合作发展。二是中远期目标,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努力,使哈洽会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东北亚经贸洽谈会”,成为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平台,跻身于国际博览会之林。
这是哈洽会发展的必然,马兴利说,“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我省对俄、日、韩、朝、蒙五国的经贸合作已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在振兴老工业基地方面也必须加强与东北亚地区各国的经贸和科技合作。而在东北亚地区乃至世界有一定声誉的哈洽会,必须跟上并且推动这个趋势并为其服务,才能不断发展。”哈洽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实现东北亚各国共同组展招商,联合办会。
企业需要的哈洽会看重专业观众
常人爱用一些诸如“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词语来描绘展会的盛况。但事实上,到会人数的多少并不为参展商所看重,他们看重的是到会的专业人士有多少。
国家贸促会会务部副部长堵泽田说,一个品牌会展项目核心竞争力的大小直接决定这个项目的前景和活力,这就迫切要求会展组织者认真分析市场,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完善这个项目,将专业观众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在第十五届哈洽会结束时,浙江一位参展商告诉记者,德国法兰克福举办的国际家用纺织品博览会之所以为很多浙江企业所看好,主要原因就是它的参会人士构成对企业很有吸引力。虽然参会人数并不很多,可能与国内某些展会比相差甚远,但是到会的人中60%拥有采购决策权,20%拥有参与决策权,10%担任着企业的采购顾问。这些对参展企业来说就足够了。
哈洽会办公室表示,今后办会更注重提高商品档次、质量和市场对接率,彻底改变片面追求展会规模,有什么就展什么的做法,坚持展会质量第一、规模服从质量的原则。认真做好国内国际市场调查,根据客商需要,依托我省产业特点和优势,对我省参展产品进行调整、整合。邀请更多的世界500强和国内外知名企业及其名优产品参展,严把质量关,在提高参展商品的档次上下功夫。
对俄优势深挖掘 与俄共同主办
从第一届开始,哈洽会一以贯之的就是突出对俄优势。在第十五届哈洽会,俄罗斯专馆、中俄经贸高层论坛、俄罗斯商务日等专项活动,进一步突出了哈洽会独有的对俄特色。在会展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个展会要想跻身国内外名展行列,最关键的是不重复,做足特色。哈洽会需要的是,对俄优势深挖掘。
省经济委员会宋英洲说,从前几届的情况看,我们仅仅是吸引了俄罗斯远东地区,尚未深入到俄中心地区,今后应加大对俄罗斯中心地区及相关独联体国家的邀请与合作工作。条件成熟时,可考虑与俄罗斯或独联体国家的城市联办,甚至采取中俄两国联办的方式举办哈洽会。
参加研讨会的俄罗斯代表积极回应。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部远东地区代全权代表利谢纽克认为,对俄罗斯各地区来说,哈洽会为俄罗斯参展者提供了了解中国边疆省区及其南部省区的贸易潜力。有鉴于此,俄罗斯联邦政府决定向第十六届哈洽会的组织工作提供帮助,由俄罗斯经济发展部负责,寻找哈洽会新的参加者,协助安排中国商务团在俄罗斯各地区的活动。利谢纽克代表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部提出建议,在拓展双方贸易关系的同时,应更加关注探讨双方投资合作问题。
据透露,第十五届哈洽会期间,俄罗斯总统驻远东联邦地区全权代表普利科夫斯基和赤塔州州长根尼亚杜林表达了俄方参与协办哈洽会的愿望,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也表示积极争取俄政府参与哈洽会主办与协办。
做大品牌的关键细节与效率
“改变使人进步。”这同样是哈洽会应对目前市场挑战的一种态度,而细节和效率是哈洽会存在问题最多的地方,也是研讨会上大家关注的话题。细节做好了,效率也就提高了。
省绿办副主任张明伟提到了细节。他认为,应该在提高大会的服务设施和质量上下功夫。展馆的建设是世界一流的水平,但是在包括电的使用、展具的租赁等方面,也应达到国际标准,为中外客商提供满意、一流的服务,即硬件、软件方面的双提高,使哈洽会成为真正的国际知名展览盛会。
俄罗斯赤塔州国际合作、对外经济联系和旅游局顾问列维涅茨·伊丽娜·阿纳托利耶夫娜建议,要提高哈洽会的工作效率。最好能够有目的、分部门地组织工作,使各个行业的贸易代表通过同行之间的直接交谈和沟通,从而达到签署合同的效果。同时,由于一年一度的洽谈会正值比较炎热的时期,而这对食物展览品的运输带来了不便,也影响到洽谈会的有效进行。能否早些期间举行,或者在准备时考虑到天气炎热的问题,在细节上做好安排。
省科技厅张长斌认为,细节还体现在市民的素质上,要发挥出“东道主”效应。如重庆借助AAPP会议,提出了“诚信重庆、礼仪重庆、知识重庆、魅力重庆”的城市精神,并已深入人心,市民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明显得到增强。因此,建议我省利用哈洽会,提出相应的城市精神口号,提高市民素质。
能够实现这一切,靠的是人才。国家贸促会会务部副部长堵泽田认为,会展项目的培育最重要的是人才的培育。希望哈洽会通过举办过程,锻炼一支专业化、高水平、善于总结、勤于学习的会展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