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2日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哈尔滨市民开始“开发”自己的第二套住房,其中一些人把买地购房目光投向房价与地价相对便宜的郊区,在那里置购房产作为周末休闲娱乐的场所。但是,由此而来的产权问题却难以解决。
市民刘先生是到郊区购房者中较早的一位。几年前,他从单位退休后在香坊区成高子镇买了一个大院,院内前后两栋房子。买房的价格比较便宜,刘先生在装修上动了脑筋:开通上下水,安装热水器,装修卫生间并增加多项设置,装修后的房子可与市区的楼房媲美。房子装修完毕后,刘先生和老伴儿住进了新家,还在院子里种上大葱、豆角等时令蔬菜,并入乡随俗地养了4条看门犬,过起了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一些亲朋好友也把这里当成了周末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据了解,根据土地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农村居民的宅基地属集体所有,村民对宅基地只有使用权,宅基地上的农民住房只能卖给当地村民,而不能卖给属于集体组织之外的人员,所以城市居民买农村宅基地不能办理土地使用证,买的住房也不能拥有产权证等合法手续。很多在郊区购房的市民都了解这一规定,一位房主说:“买房、装修加起来不过几万元,这点钱在市区内根本买不下一套房产。而到度假村或外地度假一年下来也是笔不小的开销,买房的这笔钱有几年时间就省回来了,房子不能更名却可以使用,没啥大影响。”
有关人士针对这种现象分析:市民到郊区购房正在逐渐发展成趋势。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出现购买郊区商品房的热潮,哈尔滨市民到郊区购买宅基地利于缓解城市的住房压力,但目前我国法律对此还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市民郊区购买宅基地或者建房须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