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7月28日电 “创业难,下岗女工更难,下岗女工创业难上加难,有了妇联再也不难。”
在哈尔滨市妇联下岗再就业援助中心办公室,类似的感激写满一面面锦旗。
几年前,很多下岗女工想“从头再来”,可连启动资金都没有。作为“娘家人”,哈尔滨市妇联急在心上。
2001年9月,哈市妇联自筹资金420万,开始面向下岗女工低息贷款。2003年5月,哈市财政拨款1000万,哈市妇联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就此成立,无息贷款出笼。
几年来,贷款额度虽小,却为下岗女工扫清阴霾,拂开一片艳阳天。有了钱创业不再难
小额贷款的额度一般在1000元—2万元之间。就是这点儿启动资金,重新燃起下岗女工的创业激情。
日前,记者来到哈市南岗区华山小区16号楼。正值中午,玲玲烧饼店生意正忙。“100%%是回头客!”老板谭玲玲兴奋地说。
几年前,她和丈夫双双下岗。社区里商机频现,可钱从哪来?2002年6月,先锋路办事处人员告诉她:可以申请小额贷款。她将信将疑。四天过后,钱到了手。有了9000元贷款,难事不再难。租房子,买烤箱、搅拌机,新的生活开始了。现在,小店一天能卖1300多个烧饼,每月纯收入2000元左右。
据统计,自2001年9月推出小额贷款到今年6月底,共有893人从中获益,累计贷出金额1375万元。创业了也来雇下岗职工
创业初捷,一旦要扩容,获益者首先考虑下岗职工。因为借贷双方曾有协定:成功了,别忘了别的下岗职工。
常树梅贷款后,购置了小型印刷机,在哈市香坊区开展打字、印刷业务。当她需要添个人手时,毫不犹豫地雇了下岗女工。“妇联帮了咱,咱也得拉别人一把!”
林雅玲,贷款后经营起工艺品。现在,她雇了10多个下岗职工。
创业了,就业了。小额贷款,扶起一个,带动一片。还贷款100%%的背后
小额贷款是及时雨,促使获者踊跃还款。
侯忠华,曾经下岗的部级劳模。2002年7月,她贷款2万元,在哈市香坊区创办老年公寓。可顾客有限,经营不佳。但她七拼八凑,于今年3月彻底还清贷款。“国家这么照顾咱,说什么也得还上。”这是还贷的惟一理由。
王美丽,2003年借贷1万元,筹资开办养鸡场。禽流感袭来,经营由盈变亏,可每月860元的本息从没欠过。
借方诚信,贷方鼓劲。目前,哈市妇联正积极筹措资金,以使更多下岗女工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