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8月2日电 在去年文昌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后,首次采用BOT模式建设的我市第二座污水处理厂———太平污水处理厂初沉池、A/O池等主体工程陆续开工建设,预计10月末土建主体工程完工,2005年正式投入使用。届时,松花江有望再度“减负”,从而进一步改善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
据了解,太平污水处理厂由清华同方(哈尔滨)水务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工程投资、建设、运营,是我市采用BOT模式建设的首个城市公用基础设施项目。该项目是我市目前在建的最大污水处理项目,日处理污水能力32.5万吨,投产后可使我市三分之一的污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据介绍,目前我市城市建设中,除了一些纯公益性的设施外,许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自身能够带来效益,具备采用市场化方式经营的条件。太平污水处理厂是我市采用BOT模式进行污水处理、打通投融资渠道的有益尝试,由中标方一次性投入3亿元进行建设,并由政府给予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运营期限25年,25年后无偿交给哈尔滨市政府。外来资本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紧张的难题,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
据市供排水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日排放污水近百万吨,集中排放到马家沟、松花江、何家沟、信义沟。正在运行的文昌污水处理厂处理马家沟沿岸排放的污水,太平污水处理厂将主要处理松花江南岸污水。松花江南岸污水截流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末完工。我市将在3年内再建两座污水处理厂,争取2006年全市70%的污水能得到有效处理。
责任编辑:隋洪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