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长岭湖2004年以来干涸见底 失去生态调节作用
2004-08-19 16:29:4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8月19日电 长岭湖,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发镇,距市中心10余公里,驱车半小时就到。

    来到长岭湖,却看不到水。

    站在湖堤上向东望去,近三公里的湖区,大部分都被葱茏的庄稼所覆盖,中间偶尔有一两处裸露的湖床,也是泥土龟裂,上边散落着河蚌的残骸,几只水鸟在空中悲鸣着飞过。只有湖堤上的许多疗养院、度假村,让人联想到过去这里曾经的风光。

    湖中的庄稼以大豆为主,也许是土壤肥沃吧,豆荚饱满,丰收在望。还有刚种上的秋白菜,也是长势喜人。

    在湖边,记者碰到了原来在这里看鱼的夏忠苓老人。老汉说,这些年湖水越来越瘦,只好靠附近的万家灌溉站引松花江水过来补充。长岭湖分西湖和东湖两部分,这西湖是他女婿个人承包的,已经六七年光景了。引水、抽水一年要20多万元,成本太高了,再加上今春松花江水浅,因此就没有养鱼,把湖底承包给了附近农户种地,从中赚点钱,弥补承包费了。承包费一年五万多,交给长岭湖渔场。

    在湖边,有一堆巨石,上书“长岭湖”几个斑驳的字样,夏老汉说,这原是为发展旅游整的,现在水没了,游人少了,许多游乐设施都被破坏得差不多了。“到处一片庄稼地,没啥玩的了!”

    湖堤的北边高坡处有许多度假村,其中有的刚建了一半就扔在那里。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因为湖水枯干了,度假村建起来也没前途,只好停工。

    沿湖南的沙石路向东行一公里多,过了一道坝,就是长岭湖的东湖区。东湖干得比西湖更彻底,湖底儿连点湿气都感觉不到。一座泵站立在坝上,早已废弃。湖的边缘有一些荒草,牧羊人赶着羊在放牧。附近一位养鱼人说,东湖里庄稼已种了两三年了,是湖面承包人自己开垦的,一年光卖大豆能收入个二三十万元,并不比养鱼的收入差。

    就了解到的情况,记者采访了长岭湖渔场的刘副场长。刘副场长介绍,长岭湖东湖面积1200亩,西湖1300亩,分别承包给了本场姓董的和姓金的两位职工。但由于去年冬松花江水位低,上冻前没有补上水,再加上今年春旱,也没引水补充,就干成这样了。

    刘也承认,承包合同里约定的就是用水面养鱼,改变生态条件,开地种田是不对的。今夏水涨上来后,我们就积极与承包人交涉,督促他们马上补水,但万家灌溉站觉得,他们的泵大,长岭湖需水量小,单独给他们引水不划算,因此就没谈拢。他同时强调,现在企业很困难,承包人也不容易,要想拯救长岭湖,需要市里统一协调。

    长岭湖周边的沼泽湿地,也全都种上了庄稼,或是开辟成了一块块的鱼池,有的鱼池中也干了。一位承包人说,电费涨了,近来的鱼市行情也不好,不如种地省事儿!

    哈尔滨市环保局自然保护处王晓东听了记者的介绍后感到很吃惊。他说,长岭湖地区年初被哈尔滨市确立为生态功能区,境内的湿地、水面、林地都应受到有效的保护,不管什么原因,改变湖区生态开荒种地都是不允许的,将对城市生态平衡构成威胁。我们将马上前去调查此事……

责任编辑:隋洪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