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庆8月26日电大庆安达市农民夏树国承包村里的150公顷轻度退化草原,牧草年产量由原来的每亩40多公斤增加到如今的150公斤,年收入可达8000元,他激动地说:“是草原环境治理改变了我的生活。”记者从省国土资源厅获悉,三年来我省累计完成治理大庆及周边地区“三化”面积102万亩,项目区内植被覆盖率达到90%,昔日项目区内荒芜的盐碱斑驳的景象已被碧草连天的景色所取代。
40多年的油田开发使大庆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和承载力接近极限。2001年,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现场调研,发现因采油造成大庆及周边地区“三化”土地面积4000多万亩,形成了两处计6000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水位沉降漏斗,并引发了地面变形、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水土污染、湿地面积急剧缩小等多种地质灾害。
省国土资源厅和省财政厅共同调研,制定了大庆市及周边地区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计划用18年时间,彻底根治油城地质灾害。第一阶段规划在2002 2007年完成示范区和重点区共200万亩油田周边地区地质环境治理,并提出用矿产资源补偿费实施治理的全新思路。
2002年,省国土资源厅率先完成了25万亩示范区内的治理工程,探索出了围栏封育、打井喷灌、以酸治碱、浅翻轻耙等有效方法。2003年,国家又批复治理175万亩、专项投资2.6亿多元。截至目前,我省已累计完成治理面积102万亩。
兰西、青冈、明水、安达和肇东五县(市)项目区内昔日植被覆盖率不足30%,而今达到90%左右。大庆市大同祝三项目示范区植被覆盖率由50%上升到85%,盐碱化草地植被覆盖率由不足40%提高到80%以上,退化草地植被覆盖率由53%提高到85%。正如当地百姓所说的:“草长了、碱退了、鸟来了、人乐了”。
环境改善的同时,也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致富希望。大庆大同祝三项目区治理后的沙化草地亩产草量由3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以上,盐碱化草地由不到20公斤提高到100公斤以上,退化草地亩产草量由65公斤提高到200公斤以上,不少农民开始尝试承包轻度退化的草原。林甸县等地正在组建草业公司,初步建立起一个以牧草基地为龙头、牧业为主体、产业加工为主线的综合性产业链条,实现了草产业、畜牧业的良性循环。
生态环境的改善还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黑龙江北亚集团计划用7年时间在大庆投资19亿元,建立一个年产鲜奶500吨的乳品加工基地,去年投资7亿的一期工程已破土动工,预计今年年底投入生产。
按照规划要求,省国土资源厅将在2005年前完成剩余100万亩的地质灾害治理任务,并加强对这一地区地质发展趋势的监测,为完成今后15年的中长期治理目标、建造一个绿色大庆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