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8月31日电 幼儿的家长将亲子园教师的授课内容作了详细笔记,凭借带着孩子去学习的经历,竟然“克隆”出了规模更大的亲子教育机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哈市亲子园已达十多家,亲子园这个在今年年初还很少被人了解的市场,短短几个月竞争已趋白热化,此现象颇耐人寻味。
亲子园一夜“走红”
早教特指针对0~3岁幼儿所作的各种教育,亲子园是强调母子互动、教会家长用适合的方式教育孩子的新型教育模式,今年年初,这种教育模式在哈尔滨开始“走红”,带孩子接受亲子教育一时间成为新派爸爸妈妈们的育儿首选。
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有的家长把教师在上课时所讲的内容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时间一久,这些家长发现,开个亲子园没什么难的,而且它的潜力巨大,利润丰厚,因此纷纷把投资方向转向该领域,也就出现了一些“克隆”亲子园。
据在哈市最早开办亲子园的一位园长介绍,有两位家长带孩子在他们亲子园学习了半年之后,就按照他们的讲课内容“克隆”了一家亲子园,“克隆”亲子园的授课内容、玩具、室内设施及孩子的娱乐项目都与他们的一模一样,而且这家“克隆”亲子园就开在他们亲子园的道对面,以争抢这块早教市场。
记者随后对哈市十余家亲子园进行了采访,这些亲子园的教学模式、教具都大致相同,每名孩子一年的学费多在2000元左右。
红火背后有隐忧
面对亲子园红火的场面,一些早教机构的倡办者和婴儿家长们却表露出自己的担忧。一家亲子教育机构的老总说,亲子教育机构的增多,对早教市场的培育和推广无疑将起到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早教市场目前没有具体的法律可依,任其自由发展下去,对这个行业而言可能是灾难性的。他说,专业的亲子教育机构会定期对员工进行相关业务培训,而且教师都是经过专业学习的,而一些急功近利的“克隆”亲子园只是简单地模仿跟风,长此下去,他们可能会砸了这个新兴行业的牌子。
有个两岁儿子的王女士对此也有同感,她说,为寻找一家可靠亲子教育机构,费了不少劲,由于各家教育机构办学风格雷同,又缺乏资质认定,家长只能靠打听作出判断。
暴露管理的盲区
据了解,目前国内亲子园教育方面还没有系统、统一的教材,没有具体的管理部门,早教市场上所教的课程多是一些早期教育机构专门研制出来的。而“克隆”亲子园所教的课程,都是照猫画虎“偷”来的,只会讲那么几节课。
哈市早教专家刘艳霞说,早教是教师通过符合孩子自然发展规律的教材来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教师也应是师范类毕业学生,并且还要接受早期教育的专业培训后才能上岗。而目前在哈市开办亲子园,不管经营者是否懂得早期教育,只要符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就可以办理营业执照,因此好多亲子园变成纯粹的商业机构。
一些幼儿家长表示,他们期望亲子园能由教育行政部门来管理,以便教育界的专家指导他们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