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国有粮库作用淡化 民间粮商成黑龙江粮食收购主渠道
2004-09-05 22:00:48 来源:天讯在线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工人日报9月5日讯 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粮食市场放开后,粮食如何流通、如何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成为黑龙江省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近日,一份调查结果表明:国有粮库粮食收购主渠道的作用日趋淡化,民间粮商在粮食流通中的作用逐步加强,已占据主导地位。

    

    国有粮库惨淡经营个体商贩成为主力

    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特别是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2004年开始国家将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购销多渠道经营,国有粮库的粮食收购主渠道作用正在日趋淡化,使本来惨淡经营的国有粮库更加举步维艰:粮食收购数量逐年减少;粮食存储量令人担忧;老人、老账、老粮的“三老”问题负担沉重。种种原因造成的历史债务,严重制约着国有粮库的生存与发展。而民间粮商凭借其经营上的低成本和灵活性,逐渐成为粮食流通市场中的主力军。

    

    据了解,个体商贩基本上是由农民和县(市)城里的部分下岗职工组成。以农用车为运输工具,走村串屯收购粮食,人数众多,机动性强,经营灵活。他们多数是以家庭为单位,流动资金一般在1万~2万元,经营活动辐射半径在80公里以上。这些以“游击战”的形式收购粮食的个体商贩,主要是以赚取运输费用为主,在粮食收购资金允许的情况下,也进行适当的粮食囤积以获利。

    

    信息渠道畅通贴近种粮农户

    

    据调查,在黑龙江省农村从事粮食贩运的商贩,按经营规模分为三个层次:走村串屯直接向农户收购粮食的“游击队”;遍布于各个产粮区铁路、公路沿线和利于粮食运输、流转的乡镇、村屯的中等规模粮商,拥有固定的场地和一定数量的资金,为大粮商代收代储粮食,从小商贩手中收购粮食,从中赚取差价;全国各地的大粮商,每到粮食收购季节,到该省进行大宗的粮食收购交易。这三个层次之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粮食价格信息网络。

    

    与国有粮库“坐堂经营”的收购方式相比,走村串屯的小商贩更受农户欢迎。一是由于商贩之间竞争激烈,农民处于一个比较有利的地位,成交价格往往令人满意;二是无需种粮农户出工出力,可免除车马之劳;三是与小商贩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会横生枝节;四是农民与个体商贩谈判地位平等。

    

    随着小商贩“游击队”的逐步扩大,不少人感觉到在粮食收购中,孤军作战经常会处于劣势地位。于是,不少小商贩自发组成协会联合贩粮,不仅扩大了经营范围,而且往往能卖个好价钱。

    

    针对国有粮库经营每况愈下,粮食小商贩异军突起的现状,业内人士建议:适当提高职工买断工龄的补贴标准;逐步化解粮库企业的老账,卸掉沉重的历史包袱,使粮库企业轻装上阵,参与粮食市场的竞争;政府应把国有粮库企业纳入“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行列之中,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契机,对国有粮库企业进行改造;打破粮库单一的国有经营局面,实行股份制改造,把国有粮库改造成“国家控股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粮库企业应改变以收粮、储粮为主的单一经营格局,拓宽思路,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责任编辑:张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