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6日电 题:提高品质搭上网络快车 齐齐哈尔绿色食品之都蜚声海内外
眼下,从“绿色食品之都”齐齐哈尔传来的喜讯骤然增多:全市已有84个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标识使用权,居全省各地市之首;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到了595万亩,同比增长3.3%,其中认证面积达130.4万亩;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共有40家,比去年增加8家,年加工绿色食品在40万吨以上;有多家企业的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走进绿色的鹤城,人们惊叹于它的变化。的确,短短几年的时间,鹤城人为时下广为关注的绿色食品发展问题,提供了不少生动的答案。
近年来,齐市为了扩大绿色食品生产,叫响绿色食品品牌,全面加强了生产基地建设,严把产品质量关。
目前,全市种植业基地在30万亩以上的县区共有10个,养殖业基地在1万头(只)以上的乡镇多达62个。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对这些绿色食品基地实行档案化管理,按户登记建档,县乡两级技术人员包村包户,实行全程指导服务。在种植业方面,他们严把进肥、进药关,定期上报情况;在加工方面,他们严把收购、加工和储运关,进行封闭式加工和储运,防止污染,实行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
对绿色食品生产的检查监督,齐市始终坚持高标准。每年他们都要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五六次严格检查。去年,有2家企业没有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和加工,被亮了“黄牌”,其产品不准挂标销售,并责令限期整改。齐市农委的一位负责人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加工质量,净化绿色食品的销售市场,否则,我们很可能自己砸了自己的牌子。
产得好更要卖得俏。近年来,齐市多路出击,拓宽绿色食品的销售空间,使“绿色食品之都”的美名,蜚声海内外。
为了给绿色食品销售搭建平台,他们建立了多层次的有形和无形的绿色食品批发市场。继齐市绿色食品交易中心建成后,今年他们拟在龙沙区大民镇建立集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无公害蔬菜市场。另外,全市规范化的互联网也正在贯通,网上销售将成为鹤城绿色食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条新路。
齐市不仅鼓励各县(市)区及有关企业,在南方各地设立销售窗口,抢占国内外市场,还积极开展与沈阳欧凯华宇食品商贸有限公司、上海瓯新经贸有限公司等外埠企业的绿色食品产销合作。据了解,在沈阳建立的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展销中心现已开业,他们将集中展示“绿色食品之都”的形象,将齐市绿色食品整体打入沈阳及周边市场。目前,首批10家齐市绿色食品企业的产品已亮相沈阳,深受当地市民的青睐。
去年,齐市销往省外的绿色食品达2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近6亿元,有6家企业的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今年,市场体系日趋完善、营销网络不断扩大的齐市绿色食品产业,有望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