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6日电 日前,鹤山农场把小圆葱种到了刘老根的龙泉山庄,在当地传为美谈。
鹤山小圆葱在国际市场很有名气。打1998年起,他们从日本引进长日型圆葱,因口感好,营养高,让外国人吃上了瘾。每年都有1万来吨的鹤山圆葱上了俄罗斯、日本、菲律宾等国人的餐桌。到年底一算账,农场职工腰包揣进350万美元。农场申办了大小额贸易进出口权,在俄罗斯的两个城市成立经销公司,开通日本等7国商业通道。
看到小圆葱吃香,农场把它作为职工增收的主打品种。先后投入500多万元,修建了两座二级泵站,铺设了5000多延长米的供水管道,建起100栋钢架大棚,改建了5000多平方米的储藏暖库。考虑到圆葱娇惯,农场还修了塘坝,购置了喷灌设备,大大提高其抗灾能力。圆葱面积扩大到3000亩,年出口能力达1.2万吨。可今年市场订单在日渐增加,鹤山农场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需求,于是他们在辽宁开原,大庆萨尔图等地开发建设1500亩圆葱生产基地,使年产出能力达1.8万吨。
小圆葱虽不大,但搭起就业大舞台。有本钱的一年种上几垧圆葱收入不菲。没本钱的在基地打工也有不少的收入。育苗、移栽、喷灌、收获、装运,最多时一天要用700 800人,一年要用10万个工,按每人收入3000元算,也能安置500人。下岗职工孔庆发负责喷灌,每年能挣4000元。而每到秋季来收购圆葱的客商又让旅店和餐馆火起来,运葱的司机收入也比往常高。
他们趟卖圆葱的路子,利用销售网络,又把鹤山产的金黄的大豆、小麦,银灿灿云豆,火红的西红柿送出了国门,在俄罗斯、韩国、蒙古等国市场不难见到“鹤山造”的身影。这些农产品每年又赚回35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