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9月7日电 9月3日,8岁男孩小良当着记者的面背诵出几大段《论语》、《老子》等古典经文。两年来,他没上小学接受“正统”教育,而是在家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识字量达4万。他的妈妈认为自己的教子方式科学有效,诸多亲戚和熟人却不认同。
当天上午,记者在哈尔滨市动力区乐强小区10号楼5单元102室的小良家中看到,房间里挂满了书法名帖等影印件,回荡着阵阵古筝乐曲。小良端坐在一幅大大的孔子画像前默读《庄子》,让人恍如置身于过去的私塾学堂。小良的妈妈梁女士说,孩子5岁时读了1年私立小学,但“很费劲”。一次,她偶然接触到一种“儿童经典诵读的理念”,非常认同其中“儿童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不同步,13岁之前是记忆黄金期”以及“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等观点,于是不再让孩子上小学,请来一位远房亲戚教孩子在家读经,背外语,并让孩子接受古筝、武术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2年来,小良读《论语》《老子》《大学》等7部古典经文近四百遍,已能够熟记于心,识字量达4万。记者挑出几篇古文测试小良,这个8岁的孩子果然能够流利地背诵,并认识大量古文中的生僻字和繁体字,但不理解文章内涵。梁女士解释,孩子日后不断自学并参加社会实践“最终会懂”并会受益终生。她同时认为,小良现在比同龄的孩子“有定力”,理解力强,坚信他能在13岁之前学完高中的数理化等全部课程,顺利考上大学。
据了解,梁女士的教育观点和方法遭到亲戚朋友等多数人反对,但仍有一位市民把自己4岁的儿子送来与小良一同学习。对于这种做法,一位教育专家认为,学校教育不仅教会孩子们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让孩子们在密切交往中做到心智同步成熟。目前还没听说“私塾教育”的成功范例,家长选择如此教育方式当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