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黑土地上稻花香
2004-09-07 17:12:25 来源:中广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
中广网哈尔滨9月7日消息 金秋时节,记者随“走进新绥化”采访团,踏上了绥化市3.5万平方公里这片热土。进车间、下田头,我们所到的每一个地方,处处是一派生机勃勃,在工厂的机器轰鸣中,在田间飘散着成熟果香中,人们在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辛勤劳作着。

金灿灿的稻谷,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年的到来 作为黑龙江省农业大市的绥化市,他们利用当地特有的寒地黑土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经济,在技术项目、配方施肥上给农民提供服务,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全市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到800万亩。记者在绥化市农村采访,到处是一片片金色和沉甸甸稻谷的飘香,农们们在收获着又一个丰收年。

——“绿之源”特色种植基地琳琅满目的蔬菜瓜果 在绥化市最大的水稻生产基地庆安县,面积500多亩的稻田已是满目金灿,即将成熟。在庆安县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久胜镇,记者与镇党委副书记李瑞生聊了起来,他掰着指头给我们算着农民收入的细帐:“稻子已经是金黄了,丰收已成定局了,可以超过历年的效果。今年的好政策,农民的积极性非常高,国家今年一免两补政策的出台,加上其它方面的因素,国家又正在这里建了绿色食品科技园区。今年应用新技术比一般的方法,全镇能够增加收入160万元,每个农户平均增加收入3000、4000元。

丰收的果实吸引了大批的游人 绥化市依托地处北纬高寒地带的特色,发挥农牧资源优势,打造寒地黑土的品牌,在白山黑水间松嫩平原闻名世界的黑土地上,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和畜产品,靠深受人们喜爱的质佳味美的特色产品,来增加农民的收入,让农民尝到甜头。在挂满70 多种蔬菜瓜果琳琅满目的“绿之源”特色种植基地,绥化市委书记胡世英介绍说:“我们充分运用绥化特有的优势,挖掘寒地黑土这个内涵,用它作为一个特有的品牌,统领绥化的绿色经济、特色经济,打造农业竞争新优势。特别是今年绿色食品的面积由原来170万亩,现在有望扩大到850万亩,增加近5倍左右。使基地的农户由过去人均增收100元,今年增加收入170元。”
为了帮助农民尽快地掌握技术,绥化市还请来专家到田间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组织肥料生产企业对不同的地块搞测土施肥,一个最终的结果就是让农民多增收。谈起为农民配方施肥,绥化市沃必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柏成深有感触:“为三农服务,体现地增产、农民增收,人民吃了健康增寿。通过我们产品和技术,达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达到欧盟的食品标准,这样农产品可以走出中国,卖到全世界。”

诱人的丝瓜 发挥特有的资源优势壮大绿色产业经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也给绥化市农民带来了滚滚不尽的财源。今年绥化市仅水稻一项农民就发展到260万亩,应用钵体育苗、超稀植、配方施肥和优良品种,亩产最高的达到1500斤,水稻一项全县增加收入近3亿元,农民人均增加收入70元。在庆安县久胜镇,水稻种植大户王守学在自家稻田里摘下沉甸甸的稻谷,看到圆滚滚饱满的籽粒,一个劲地夸现在出台的政策好。他说:“今年的钱是稳稳地赚到手了,这要靠党的政策好啊。从国家来看很关心农民,从我们农民来讲话,得感谢党中央,国家出台的政策使我们农民心里乐开了花,但是光用口头感谢不中,得用实际行动感谢党中央对我们的恩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