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9月8日专电 "爱西(你好)、阿玛(父亲)、额捏(母亲)……"一声声清脆的赫哲语童音响彻在同江市街津口小学校园内,30多个身着民族服装的赫哲族儿童正认真地跟本民族老师朗读。为保护赫哲族民族语言,黑龙江省同江市在赫哲族人聚居的街津口、八岔两个乡,为赫哲族中、小学生专门开设了赫哲语言教学班。
据了解,赫哲族是一个只有民族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全国赫哲族人口只有4000多人。由于人口少、居住分散,且赫哲族很早就与汉族杂居、平时都用汉语交流,赫哲语缺少必要的应用环境,目前,只有少数50岁以上的赫哲老人尚能用赫哲语对话,30岁以下的人,既不会讲也听不懂赫哲语,赫哲语正处于自然消失的边缘。一些专家表示,"赫哲语一旦失传,赫哲族就等于失去了最重要的民族特征"。
为抢救珍贵的少数民族文化,同江市在街津口、八岔两个赫哲族乡中心校,创办了民族班级,开设了赫哲族民族语言和传统教育系列课程。每周由赫哲族本民族教师授课,教授赫哲族学生掌握本民族必要的日常生活用语,学习赫哲族传统艺术、饮食文化、风土人情、神话传说等。此外,每周还进行两次体育教学课,学习从赫哲族祖先劳动中演化而来的插草球、扳杠子等传统体育项目;开展赫哲族传统工艺制作、动植物标本制作、争当小导游等综合实践活动,强化孩子们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入了解,增强他们挽救赫哲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为进一步提高赫哲族学生受教育水平,同江市还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凡是在街津口、八岔两所中学就读的赫哲族应届初中毕业生都可以免试升入高中。目前,赫哲民族学生在高中就读的已达37人,占应届毕业生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