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渔船变游船 树屋变景点 同江赫哲族渔民巧打旅游牌
2004-09-10 09:22:48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报道 捕鱼的白桦船变成游船,传统的撮罗、树屋变成旅游景点,大森林变成休闲娱乐的"天然氧吧",黑龙江省同江市赫哲族渔民巧打民俗风情牌,把目光瞄准了旅游业发展替代产业和少数民族经济。

    据了解,同江市地处中俄边境,是全国"六小"民族之一赫哲族的主要聚居地,有赫哲族居民1300多人,占全国赫哲族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赫哲族世代以捕鱼为生,其历史文化、生活习俗、传统礼仪等人文景观独具特色,极具观赏性。随着渔业资源的减少,赫哲族渔民把目光投向了赫哲品牌,全力打造民俗游和界江游。

    占地16.2平方公里、拥有14个景点的街津口赫哲民族文化村,是赫哲族渔民把民俗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名片。入夏以来,这里每天都接待各地游客500多人次,最多时每天接待游客2000多人次。

    在文化村内,赫哲展览馆展示了赫哲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场景以及文化艺术、宗教习俗、手工艺品等。由钓鱼翁、山魂、猎归组成的大型组合雕塑,以一个连续的渔猎过程,从不同侧面展现赫哲族悠久的渔猎文化,表现了赫哲族人勤劳勇敢、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绿树掩映的木刻楞、马架子、地窨子等赫哲族民居建筑,奇特而别致。同时,园区内还开发了饮食、服饰、歌舞、体育、娱乐等各种民俗项目,如生吃江鱼、白桦船垂钓,演绎民族风情。

    为充分开发赫哲族旅游资源,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同江市对街津口景区进行了总体规划,辟建了钓鱼台至哈鱼滩、得勒乞滩,望江台到日乞森林等五条精品游览线路。素有"塞北小江南"美誉的街津口赫哲族乡,自然景色秀丽,既有夏季的波光帆影、渔歌唱晚,又有冬季的狗爬野驰、独钓寒江。黑龙江上的哈鱼滩是天然的江滨浴场,对岸俄罗斯下列港近在咫尺,异国风情依稀可见。

    据了解,在街津口赫哲族乡,从事旅游业的赫哲族人已经占全乡人口的40%。"树屋"餐厅、"撮罗"旅馆和鱼皮、鱼骨、桦皮工艺制品,让经营旅游的赫哲人尝到了实惠,如今过上幸福生活的赫哲人正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向着小康迈进。

责任编辑:隋洪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