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宁安市特色校本课程让学生受益 初中毕业即成种地能人
2004-09-10 10:22:1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9月10日电 刚从牡丹江宁安市兰岗中学毕业一年的沈威,如今已成为家里种西瓜的“主帅”。8月31日,记者来到他家时,沈威和妈妈正在大棚里整理西瓜秧。

    “今年的收成好吗?”记者问。

    “还可以,毛收入能有七八万吧。”18岁的沈威虽然有些腼腆,但难掩心中的喜悦。他说:“学校开设的绿证校本课程,用处太大了。”

    在农村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结束后,有六七成的学生将走向社会,或回家务农。

    宁安市作为全国基础教育的先进单位,自2001年被国家确定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以来,注重对课程内容的改革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培养学生“成人”切入,开齐、开足基础课程,走稳走实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形成特色,让学生升学有基础,毕业有技能。

    这个市兰岗中学根据乡里经济发展的实际,自编了绿证课程教材《西瓜嫁接栽培》、《蔬菜棚室管理》、《西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大豆垅三》、《玉米大双覆》等教材。学校还建立了三种基地:普通劳动教育基地,以校外农田地为主,是学生学习大田作物种植技术的基地;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以校内大棚为主,主要培育瓜苗,满足“绿证课程”教学的需要,为学生提供西瓜嫁接技术等实践操作;劳动技术教育展示基地,根据“绿证课程”教学的需要,随时为学生提供教学示范。学生从初一就开始学习各类农田作物的种植技术。从育苗、移苗到嫁接、栽苗、吊蔓,理论实际结合。他们编著的绿证课程教材在全省课改研讨会上得到展示。

    沈威的许多同学都和他一样成了当地种西瓜能人。有的还种到了俄罗斯、泰国、缅甸。贫困生柴翠萍,毕业回家后,带领家人种西瓜,一年就脱贫了。

    实用有趣、能让学生有一技之长的校本课程的开发,调动了农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他们由过去的“要我学到我要学”,也由此促进了农村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这个市的乡镇初中都有多个研究性学习小组,改变了人们只有城里学校才能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传统观念。

    这个市的教育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和98.8%,基本解决了辍学问题,实现了“双高(高质量、高水平)普九”。

责任编辑:隋洪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