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20日讯 自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宣布“退商还文”以来,人们一直热切地关注着,希望它能继续成为广大工人的业余文化娱乐场所。今天,修葺一新的工人文化宫终于和市民见面了,然而人们看到的却是,工人文化宫500多平方米的场地成了招商银行分支银行的营业大厅。市民们纷纷发出疑问,这个由政府投入200多万元进行广场改造、准备“退商还文”的工人文化宫咋退商还商了,工人文化宫到底是姓“工”、姓“金”还是姓银?
上午,记者来到工人文化宫,刚刚改造好的文化宫广场平坦宽敞,文化宫建筑的外立面已经粉饰一新。文化宫文化厅圆型正门上方“招商银行”4个大字在淡黄色主楼前显得异常醒目,在楼顶的“工人文化宫”5个字似乎还在提示着人们,这里应该是工人群众的文化活动场所。
走进银行,身披彩带的工作人员正忙着招呼储户,储户正在营业大厅办理储蓄业务,外汇交易大厅内一些市民正在看大屏幕上的外汇牌价。
据了解,今年7月,哈市有关部门投资200多万元对工人文化宫前面的广场和建筑外立面进行综合改造。与此同时,招商银行租下了工人文化宫一层500多平方米的场地,并进行了装修,银行所租用的是文化宫文化厅内业余文化学习班的房间。银行的大门是文化厅的正门,文化宫现有的几个文化培训班使用两侧的小门。为了营业需要,银行在装修时对楼体内局部实施了改动。文化宫每年向银行收取租金50万元,租期为5年。
就在招商银行开业的同时,工人文化宫进行了内部装修改造。记者在剧场看到,四周6个大门已经被卸掉,一楼的座椅大部分移到室外,工人们正在剧场中央搭设脚手钢架,准备粉刷天棚和墙面。曾经作为酒店的文化厅二楼和三楼的门窗也正在被拆卸。
据知情者介绍,此次装修改造初步计划对剧场进行重点装饰,另外恢复会议报告厅、活动室、音乐厅等。自从8月份文化宫广场修好后,有许多市民前去询问工人文化宫何时能真正回到工人手中,恢复其公益性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