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哈尔滨市发现旧时花园洋房群落 为不多见的英式建筑
2004-09-21 14:22:5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同兴街7号,漂亮的花园洋房。

  曾一智 摄

  2002年5月,伊丽娜回哈尔滨时,在邻居贾文玉家门前与贾家人合影留念。

  尼娜·阿勃洛诺娃 摄

  同兴街9号是移民澳大利亚的俄侨伊丽娜·阿勃洛诺娃的住宅。

  曾一智 摄

   同兴街11号、13号是两幢同样的花园洋房。

  曾一智 摄

    东北网9月21日电 哈尔滨市城市规划局名城保护处处长孙慧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刘大平等专家、学者来到哈尔滨市马家沟河畔的同兴街,对那里的花园洋房群落进行现场勘察后,认为具有保护价值。

  日前,哈尔滨市市民贾文玉打来电话,说他家为哈尔滨不多见的英式花园洋房。他的邻居———移民澳大利亚的哈尔滨俄侨伊拉已经回来探访过两次。

    记者立即赶往哈市马家沟河畔同兴街,惊异地发现,从7号至13号沿街排列的四处花园洋房都保留着原有的花园。园中不仅繁花似锦,而且还难得地保留着生长了数十年的杏树、铃铛果等,还有已在房檐上盘桓了近百年的葡萄架。这是当年哈尔滨民居风情的真实记录,如今已属稀有。四处洋房中的三处造型与早年常见的俄式建筑截然不同,质朴而庄重,颇有欧洲古典之风。3号小楼外观简朴,内部装修却很精致。

   敲开一处花园洋房的大门,和一位阿姨聊着房子的历史,才知她就是贾文玉的母亲。这里是贾文玉的祖父贾连元在1931年从俄罗斯房主手中买下的房产。贾连元博士是我省医务界的著名人士,据贾文玉介绍,贾连元生前为哈尔滨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哈尔滨市委员会副主委。他1929年自沈阳南满医学堂毕业来到哈尔滨后,即出任东省特别区哈尔滨特别市医院院长。1932年日本侵略者侵占哈尔滨后,他掩护了数十名哈尔滨保卫战负伤的中国士兵。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因侵华日军第731部队遗留的动物造成平房区鼠疫、霍乱爆发,由他组成医疗队前往疫区,成功地控制了疫情,受到民主政府表彰。以后他又相继任哈尔滨市传染病院院长、精神病院院长、工人医院院长(现第四医院),至1975年去世。

   贾文玉和他的母亲都记得另外几处洋房的邻居。3号小楼为曾在《小兵张嘎》中饰演胖翻译官的著名电影演员王澍的住宅,7号院为王澍的父亲经营的土陶公司,四五年前,王澍还曾来此探访。另外两处都住着俄罗斯人。伊拉一家住在9号,贾文玉小时候还曾和伊拉的弟弟米沙一起玩耍。记者立即想起曾在1999、2002年两次来哈尔滨的澳大利亚朋友伊拉(本名伊丽娜),她曾经非常高兴地告诉记者,她的家在马家沟,她找到了她的邻居。记者找到伊拉的照片与贾文玉核对,果然正是此人。

   记者立即将此事告知正在组织普查第四批保护建筑的孙慧杰处长。她在第二天就带领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刘大平教授等专家根据建筑特色初步认定其中三座为哈尔滨不多见的英式建筑,而对由花园、洋房组合的原汁原味的哈尔滨人文景观也很赞赏,认为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孙慧杰准备再次组织专家进一步论证。

责任编辑:隋洪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