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市民建议开发江北应兼顾公交网络建设
2004-09-23 06:06:0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3日电 随着松北大开发,哈尔滨市许多住在江北的市民需要到江南市区工作。然而往返松花江南北两岸的公交车还在延续多年的惯例,均在每天19时左右收车。另外,江上客运船只存在超载等安全隐患,令江北居民陷入出行难困境。

  李师傅家住哈市松北区秦家屯,几代人靠种地为生。随着松北的大开发,他家的地被政府征去建学校,于是他和18岁的儿子过江来打工。李师傅在公路大桥“戳大岗”,儿子在服装城附近找了个加工塑钢窗的活儿。父子俩每天都是先骑自行车到大耿家,然后再坐80路公交车来到江南。李师傅每天要赶在19时80路收车以前回家,可儿子就麻烦了。夏天活忙时,儿子每天都要工作到20时,不得已,儿子只好吃住在厂里,一个月或者半个月才回一趟家。儿子想家,李师傅和妻子也想孩子,可没办法,交通实在不方便。

  周丽家住在哈市松北区松浦镇团结五巷,4年前从糖厂下岗后就到哈站地下给别人卖服装。上班时还好说,她可以每天先坐大渡船到道外,而后再骑30多分钟的自行车到哈站,可下班就不顺利了,大渡船每天18时停运,荷载12人的小船虽然21时才停运,可由于过江的人多,经常超载七八个人,给本就不安全的夜渡带来更严重的安全隐患。周丽几乎每天都是提心吊胆地坐船回家。周丽告诉记者,到了冬天就更难了,封江后连船都没有,过江的人都去挤公交车,有时候等一个小时也挤不上一辆车。周丽说,到江北岸的54路、郊区6路等公交车都是19时末车,自己又掏不起打车钱,只能徒步走过冰封的江面,别提多遭罪了。

  赵先生是在两年前大学毕业后随着工作单位一起落户江北的。提起日常的出行问题,赵先生发愁地告诉记者,自己挣的那点工资几乎都给出租车事业做贡献了。自己是个性格开朗喜好交友的人,他经常需要在江南参加一些朋友聚会等活动,而连接松花江两岸的80、85、88、118、54、郊区6路等公交车都是在19时前后收车,小船夜渡又不安全,自己每次打车回家车费都在40元以上。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赵先生不得不放弃了一些业余生活,对此,他无奈地表示,大都市人的夜生活都是在每天20时才开始,而自己虽然也是哈尔滨的城市户口,却不得不过着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实在令人难受。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随着大学城的建设和哈市政府机关的入驻,目前哈市江南有20余万人在松北区工作、生活。为了方便工作,江北的一些政府机关和大企业都自备了大量公务用车和通勤车,每逢有职工加班,都不得不安排车辆留守。

  有关交通专家认为,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江北开发建设的力度,更应该注重当地公交网络体系的建设。同时,应合理安排公交车、船的运营时间,保证市民出行,促进经济的发展。

责任编辑:岳同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