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实施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工程 抢救黑土地初见成效
2004-09-25 12:17:4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9月25日电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黑龙江省“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已初见成效。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治理面积1.82万公顷。近日,国家水利部检查组在我省检查时,对我省在试点工程中取得的成果给予了肯定。

    从2003年末至今,中央和省为“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共投入资金2792万元,其中国家共投入1529万元,地方配套1263万元。在一年多的试点过程中,各地完成治理面积1.82万公顷,挖截流沟56.8公里,修作业路210公里,建成小型水利水保工程2841座,完成土石方522万立方米。

    黑土地的耕作层以其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适宜耕作而闻名于世。作为世界仅存的3块黑土地之一的东北黑土地,有五分之四分布在我省。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类对黑土地进行了大规模、高强度、非理性的开发,再加上水蚀、冻融等自然因素,宝贵的黑土地正面临灭顶之灾。

    黑土地水土流失日益加重最直接的结果是土地生产能力降低,耕地面积减少,而泥沙下泄,淤积江河、湖库,也影响到江河水库的防洪安全。

    为了确保这项我省历史上投入最大的水土保持工程的顺利实施,推动黑土地大规模治理的尽快实施,在此次试点工程中,我省分别选择了拜泉、宾县等6个县(场)作为试点单位,省和有关地市县不仅都成立了机构,还创造性的在部分水土保持治理工作中引入了项目法人制、监理制、招投标制和合同制,这“四项制度”的实行,有效地提高了试点工程建设的质量,确保了试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了调动农民投劳的积极性,提高工程的透明度,试点工程还首开项目公示制、投劳承诺制和资金使用报账制。

    根据“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我省在这次治理中初步落实了治理成果产权,明确了试点工程建后的管护责任制。做到国家补助资金尽可能到户,治理成果管护到乡、村或到户。拜泉县对塘坝等骨干工程竣工后移交给乡政府,由乡政府负责管护;对梯田等其它水保工程由县水务局与工程所在村进行产权确认,确认到受益农户,由受益农户负责管护。

责任编辑:张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