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10月7日电 对于煤矿的安全监察人员来说,靠腿跑、眼看、嘴问了解所辖矿井设备状态及安全情况正在成为历史。在产煤大省黑龙江,高科技的煤矿安全信息化监控网络系统,使安全监察部门以及煤矿各级安全责任人,可在第一时间对井下可能出现的瓦斯超限等异常情况,一览无余。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主要产煤区。煤矿分布点多面广,情况复杂,单靠有限的煤矿安全监察人员和监察装备,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很难做到及时发现。工作人员疲于奔命,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一直是困扰该省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一个难题。
为扭转工作被动局面,2002年10月,黑龙江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着手建立煤矿安全信息化监控网络系统。该系统由5个子系统组成,分别为小煤矿主要扇风机运行监控子系统、煤矿瓦斯联网监控子系统、煤矿瓦检员远程定位监控子系统、煤矿超层越界预警监控子系统、低瓦斯矿井无线终端入井监控子系统。主要作用就是利用移动通讯系统及无线发射接收等高科技装备,对矿井主要扇风机运行情况、瓦斯超限作业情况、瓦检员工作状态等事关煤矿安全的关键环节实施远程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隐患,控制瓦斯爆炸事故发生。
据黑龙江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王锋介绍,目前该省已经建立起连接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四大矿区的13个监控网络,有910个煤矿安装了扇风机监控系统,274个6万吨以上矿井实现井下瓦斯监控。2003年全省煤矿安全事故比2002年少死亡210人;2004年1-8月,煤炭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200万,死亡人数减少24人。在2004年第二届全国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评选中,煤矿安全信息化网络监控系统获得一等奖,被列为国家煤矿安全生产领域重点推广应用技术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