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省列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时间表
2004-10-10 08:24:16 来源:人民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人民网10月9日电 黑龙江省作为全国国有经济比重比较高的省份之一,近些年来,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国企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探索了许多好的经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把国企改革作为四大重点工作之一,提出了用两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任务,并出台了配套政策,成立了专门的国企改革工作组。这是2004年7月20日至28日,以胡彪委员为团长,石玉珍、李贻衡委员为副团长的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团赴黑龙江视察国企改革情况时了解到的。

    黑龙江省国企改革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正确把握了三对关系。一是正确把握了改制与调整改造的关系。确立了“调整改造先改制,资源配置是市场”的调整改革总体思路,提出“改革的核心是调整所有制结构,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找到了一条新路子。二是正确把握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面由各级政府行使出资人职责,一方面坚持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产权交易,为改革成功奠定了基础。三是正确把握国企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关系。黑龙江省提出,改革的根本途径是对外招商,引进战略投资者。黑龙江下力气营造国有产权出让的卖方市场,通过引进新的生产要素,以增量促存量,以增量激活存量,为盘活国有资产创造了条件。

    从黑龙江省各地实际来看,国企改制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钱从哪里来,二是人往哪里去,三是包袱怎么办。针对这些问题,黑龙江省通过企业自筹一块、国有资产变现一块、竞争出让增值一块、运用政策补充一块、债务处置倒一块、延期支付一块、分级负担分散一块、集中处置银行不良贷款后企业净资产增值一块等诸多办法,解决钱的问题。为解决人的问题,黑龙江省提出在国企改革中“四见面”、“五监督”,充分发扬民主,维护职工的权利,使改革赢得了职工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已经实现改制的企业重新焕发生机,正在实施和准备改制的企业也展现了发展前景。哈尔滨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去年产销量达150万吨,销售额7个亿,利税3个多亿。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通过重组企业集团,划出优质资产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使企业的经济增长速度近几年平均每年达到80%以上,去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5亿元,今年预计完成10个亿。

    “改到深处是产权,改到难处是人员”。黑龙江省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仍然面临较多问题和困难。首先是观念和体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障碍。在一些国有企业和主管部门中,不愿改、不想改,对改革缺乏信心的思想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其次是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历史包袱沉重,需要支付的改革成本巨大。黑龙江省国有工业产值比重为82.3%;一部分大型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100%;已有近140万职工下岗,预计到2005年末,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企业需要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将达到35万人。

    黑龙江省国企改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老工业基地的特殊性。委员们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委员们在视察中发现,一些同志在困难情况下艰苦奋斗的精神使人深受感动,但委员们也感到有些同志思想深处还潜藏着计划经济的影子。黑龙江省要实现工业的二次振兴,企业和干部群众要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和开放意识。

    二是制定配套政策和制度,加大企业改革力度。视察团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抓紧制订豁免历史欠税、处置不良资产、减免银行贷款表外利息、补助分理企业办社会费用、分流安置富余人员以及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以保障改革实施到位。

    三是把国企改革与发展民营经济结合起来抓,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黑龙江省作为老工业基地,有适合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产业基础,要清除各种歧视性规定,在市场准入、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多种所有制经济同等国民待遇,放宽投资领域,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制,参与能源、交通、电信和供水、供热、供气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行业。

    四是把国企改革与转变政府职能、营造良好经济环境结合起来抓。

    五是把国企改革与推进科技创新结合起来抓。振兴东北的核心是转型,即从传统工业化模式转向新型工业化模式,从资源、资本驱动的工业化模式转向技术、知识驱动的工业化模式。

责任编辑:张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