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哈尔滨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
2004-10-12 14:21:3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12日电 哈尔滨市的信息化以建设“数字哈尔滨”为总体目标,以电子政务为核心,推动企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和重点应用项目的建设,目前已经取得积极的成效。哈尔滨市信息产业局成立于2002年初,主要负责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规划、组织、协调工作。目前哈尔滨市所辖区域均成立了科技与信息局,8区也相应设立了信息化工作部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上下对应的信息化组织体系,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障。

    哈市最初从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开始启动电子政务。为了做好政府各部门上网工作,哈市政府从政务公开入手,将其列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管理中,加强检查、监督和考核。到2003年底,哈尔滨市政府所有委办局和区、县(市)政府都在《中国·哈尔滨》政府门户网站上建立了主页,实现了100%网上政务公开、100%建成网站的“双百”目标,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哈尔滨市电子政务网络是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建设的,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实行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国际互联网实行逻辑隔离。已建成的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是黑龙江省电子政务网的二级平台,架构在黑龙江省通信公司155兆ATM骨干传输网络和交换平台上,是黑龙江省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一个市级节点。网络采用了先进的MPLS———VPN(多协议标签交换———虚拟专网)技术,具有交换、存储、发布、共享、多媒体应用等多项功能,按使用需要可建设多个虚拟专网,可实现哈市政务部门与省、地市、区县(市)纵横向之间特定的计算机的互访。目前已有57个哈市市直部门和8区11县(市)共计76个结点单位接入到电子政务平台上,实现了省、市、区(县)三级网络的互联互通,哈市区县各级政府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公文、信息的纵横向传输和交换,进行网络化办公;目前政务内网有国办邮件和网站服务,哈市政府办公厅秘书处、信息处、督办检查室、政务值班室的微机终端通过防火墙、加密机与国办连接。此外,哈尔滨市政府已经有29个部门建立了各自的办公局域网。

    推行电子政务是政府为了向公众提供更方便的服务,更有效率的工作,让政府的工作透明度更高。《中国·哈尔滨》政府门户网站,从打造服务型政府出发,在网上建立了表格下载、网上受理等服务性功能,建立了为企业和市民服务的栏目,增强为企业和市民服务功能,在第一时间内将政府文件发布到网上,开展网上对话,网上调查,设立市长信箱、人民建议、百姓谈栏目,让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反映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宗旨就是让当地的人民群众通过登陆中国·哈尔滨网站,找到所需要的服务。

    哈尔滨市按照省、市关于推广“斯达模式”和“龙涤经验”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60户大中型重点企业进行了信息化试点。哈飞、龙涤、电机厂等企业已经应用CAD、ERP和CIMS等系统,在产品设计、生产经营、企业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哈尔滨啤酒集团投资近600万元进行工艺流程再造软件的开发和网络建设。一工具有限公司、东北轻合金等企业实施财务、供销、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信息系统,哈尔滨水泥厂、哈尔滨光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红集团、红光锅炉集团、哈药材公司等企业完成ERP系统的集成运行。目前,哈市有4万余户企业上网发布信息,200余户中小企业通过“企业信息化服务网”实现与政府部门的网上信息交流。通过实施信息化建设,很多企业加快了内部机制转换,实行透明化采购、物管集中化等新型管理机制,压缩管理机构,精简管理人员,有效地实现了企业管理整体流程的信息化,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黑龙江省蓝艺地毯集团,地处哈市的木兰县,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管理落后,产品设计周期长,生产成本高,依靠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企业在16年中(1987年———2003年)规模扩大了166倍,利税增长了3020倍,成为全国纺织行业和省、市的先进企业和出口基地企业。

    哈尔滨市是农业大市,哈市政府十分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建设绿色农业、特色农业、数字农业的构想,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建成了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开通了哈尔滨农业信息网,并与气象、水务、林业、农机等部门的网络联通,形成了市、县、乡三级网络体系。从加强特色服务出发,对农业信息网进行了改版,在原有农业经济、市场商情、绿色食品等栏目的基础上,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发布信息,还组织建设了“哈尔滨绿特农产品网上展销、洽谈”专栏,初步实现绿特农产品网上营销,信息容量达到25兆以上,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同时,还积极实施农业信息网进村入户工程,主要是“四个一百”,即:网络进入一百个村屯、连接一百个专业大户、一百个中介组织、一百个龙头企业。目前,网络已开始进入村屯和种养大户家中。一些农民利用网络信息销售农副产品,获得了可观效益,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学习和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企业基础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工程、金税工程、“校校通”等是哈尔滨市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去年组织工商、国税、地税、技术监督4个部门建设一个有关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了4个单位之间数据的交换与共享,不仅能为哈市税收带来可观的效益,也解决了管理部门数据不一致,管理有难度的问题。这项应用的开发与使用,为哈市更广范围、更多单位之间的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积累经验。

    哈市工商局建设“红盾信息网”,开通企业年检系统、广告企业信用体系和工商12315网上在线投诉系统,500户企业通过网上填写报表进行年检,939户广告企业发布信用情况。建成开通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网,以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件为主要内容,建立开放式的网络平台,面向社会提供工商信息和维权服务。

    哈市税务系统开通运行“金税”二期工程,建立市级计算机主干网和增值税防伪发票、防伪认证、稽核、协查4个子系统,在全省考核评比中,哈市存根联采集率、报表差错率、档案漏采率三项主要指标均名列第一。

    哈市人民银行组织各商业银行大力推进银行卡工程的实施,在银行卡测试中,交易成功率明显提高。ATM测试成功率总计为90%,POS交易总计为96%,POS预授权交易总计为84%,工行、农行、建行、交行和光大银行具备了银行卡跨行通用的基础条件,发行带有“银联”标志的银行卡31万张。2003年末,各商业银行发卡总量达759万张,设立发卡网点276个,设有ATM机795台,POS机470台,特约商户8153家。

    哈市教育局提出建网就是建学校的口号,积极推进“校校通”工程,市区学校95%实现“校校通”,50%建设了校园网;农村学校60%实现“校校通”,12县(市)共有51所学校建设了校园网。

    信息化建设工作是没有止境的,总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在探索中前进。哈尔滨市信息产业局将本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开创哈市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责任编辑:隋洪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