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齐鸣 本报记者)由省能源办在黑龙江海顺养殖有限公司开展的牛尿厌氧发酵转化为新能源试点项目,现已进入打压试车阶段。用不了多久,红旗乡新城村和徐家村的570户村民就可用牛尿产生的沼气取暖、照明和做饭。
去年10月,有关部门引进粪便无公害处理技术,开始了牛尿厌氧发酵转化为新能源试点项目的建设。他们在海顺公司万平方米牛舍旁建起了5000立方米贮尿池、200平方米处理车间、一座发酵塔和400立方米贮气柜。投入运行后,他们将把每日收集到的牛尿液和冲便水泵入酸化池进行厌氧调浆,再泵入发酵塔,经过21天的厌氧发酵即可产生沼气。
据介绍,一头牛每天可排泄10多公斤的尿液,1立方米尿液可产生0.3立方米沼气,1立方米沼气相当于1.5公斤液化气。目前整个红旗乡共有奶牛3100头,可产生沼气24万立方米,能保证附近的新城村和徐家村村民使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