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7日电 每天早上5时,刘明信都会准时来到红博广场,与“长江轮滑队”的30多名队友一起玩轮滑,每次必滑7圈,4000米。轮滑的目的不仅是为锻炼,更是为明年将举行的全国性的太阳岛环岛轮滑赛热身。滑翔中的刘明信身轻如燕,拐弯时还会小心地试着压道。没人相信他今年已经70岁高龄。
除了轮滑,老刘还爱好开车。
老刘从上世纪70年代就学会了开车,平常他开着一台老夏利“奔驰”在市内,之所以说是“奔驰”,因为老刘开车的速度并未因夏利车龄老、自己年事已高而放慢速度。
开车多年,最令老刘骄傲的是自驾车三进拉萨的经历。第一次在2002年,做二手车生意的儿子将车卖到拉萨,对世界屋脊的向往、对自身的挑战使老刘忍不住动了心思,他百般央求儿子让他去送车。最终他开着“沙漠风暴”奔向拉萨。
最令他难忘的是去年“非典”时期自己驾车上拉萨的经历。“非典”时期,儿子的一位朋友刚买“沙漠风暴”,因“非典”突发没人敢开车回拉萨。一辈子信奉“为了朋友,要高兴地给与,而不是索取”的老刘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毅然决定帮朋友把“沙漠风暴”车开回去。老刘回忆:“一路上,不让进店住宿,不让进店吃饭,‘金子都失去作用’,每进出一个县市都要测体温,车要消毒,气氛特别紧张,心情也很压抑。每天吃饭、开车、睡觉,全部在车内解决,早6时开车,晚10时休息。到达甘肃、青海、西藏后心情才好转起来,因为这几个省份没有“非典”疫情。当地人有这样的谚语———“到了沱沱河,得了病,越往南走越加重,到了那曲要了命。”当地人都劝老刘:“这么大年纪了,快回哈尔滨吧。”老刘自备氧气罐,在唐古拉山5231米海拔高度上没有出现高原反应。一路上,虔诚的藏民,青藏高原上牧羊姑娘纯朴善良的眼神,羚羊奔跑如飞,天空、云彩碧绿碧绿的,辽阔的雪域高原……永久地留在老刘的记忆中,他用数码摄像机拍下了这一切。他满腔豪情“嚎”起自写的歌词:“不要说我们已年迈,人老意志要坚强,我们要驾驶着‘沙漠风暴’去拉萨享受阳光…… ”
几次出行的经历,使得老刘成为“西藏通”:从哈尔滨开车5天半就能到达拉萨,沿途“沙漠风暴”吃油1150元,需缴纳道桥费1100元。因前几次没拍到雪莲,老刘准备冬季还要再去拉萨。
做过放射线医生的老刘一直与摄像仪器打交道,退休后他开始琢磨起摄像机、电脑、光盘等时尚玩意儿来。
为了搞明白电脑,老刘笑称自己为“数码乞丐”,他到教化广场、巴陵街,找哈工大的教授,凡是有电脑、数码影像的地方他都去“乞讨”知识,对于这位年近古稀之年的老者,大家都愿意传授。几个月下来,老刘学会了使用电脑,30分钟内他能自己组装一台电脑。会用电脑但不会打字,老刘因此也颇为无奈。学会电脑,再使用数码摄像机更不在话下,老刘已经换过3次数码摄像机,第一次去拉萨,老刘的数码摄像机被盗,第二次去拉萨,老刘的数码摄像机被车颠坏,第三次去拉萨,老刘才用摄像机摄下沿途美景。这些装备花去老刘数万元钱,但是,老刘说,再去拉萨拍雪莲时,还得再买一台数码相机。
学会了电脑,他又学着刻录光盘,将自己在拉萨等地摄制的录像简单编辑、刻录成光盘,分送给朋友。在朋友眼里,老刘不仅娱乐了自己的晚年生活,还成为一位时尚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