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4日电 近年来,黑龙江省突出发展旅游、社区服务等发展快、潜力大、增加就业多的新兴服务业,加快培育和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中介服务和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因而一直被视为我省经济“短腿”的第三产业总体保持了稳步发展的态势。今年上半年,全省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44.6亿元,同比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0.7%;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311万人。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投资结构不断改善。近年来我省出现的消费热点和投资热点大都集中在旅游、交通、通讯、文化、体育和房地产等第三产业领域,1 8月份,全省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7.8亿元,同比增长23.6%,其中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7.6亿元,同比增长22.8%,占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9.5%。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3.8亿元,增长1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9.1亿元,增长17.5%;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4.4亿元,增长46.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8亿元,增长40.2%。
积极实施旅游牵动战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精品线路和旅游景区景点,加快产业化步伐,全力打造黑龙江——中国“酷”省的旅游形象。前8个月,全省国内旅游总收入156.6亿元,同比增长30.8%,旅游外汇收入1.4亿美元,增长22.6%,旅游业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新兴的重要产业,也是今后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金融保险业稳步发展,截至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218.9亿元,比年初增加405.8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984.5亿元,比年初增加148.7亿元;社区服务业迅速崛起,目前,全省共有区、县级社区服务中心100个,占区、县总数的77%,街道服务中心190个,共有3061个社区居委会建成标准化办公用房,占总数的89%,便民利民社区服务网点6.3万个,全省接受社区服务的人数大大增加。
交通运输业保持平稳发展,邮电通信业继续高速增长,占第三产业的比重继续攀升。1 7月份,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603.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6%;完成旅客周转量247.6亿人公里,同比增长22.3%。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67.7亿元,同比增长31.6%;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031.8万户,同比增长30%;移动电话用户达到942.5万户,同比增长14.6%。
居民服务项目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671.6元,其中交通通讯服务费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费所占比重较大,超过三分之二;全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为425.4元,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为83.3元,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19.6%,其中教育、医疗保健和通讯服务等所占比重较大,三者占服务消费总支出的81.1%。
年初以来,全省消费品市场呈现需求增加、供给充裕、总体运行稳中趋活的态势,1-7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2.5亿元,同比增长11.8%。沃尔玛、家乐福、普尔斯马特等国际大型商业机构进入我省后经营良好,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得到快速发展,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