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5日电 以前,像沟洼壕甸这样的废弃地没人愿意伺弄,还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如今,齐齐哈尔市克东县利用废弃地栽种桑树发展养蚕业,不但保护了农田,还增加了农民收入。
2004年春天,克东县农委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把目光锁定在废弃地开发利用上。他们多次到外地考察,从吉林省桦甸县引进桦英一号小叶桑150万株,分别栽植在宝泉、爱国、千丰等乡镇,并引进“春雷珍珠”一号桑蚕良种,开始试验养蚕。
日前,记者来到宝泉镇德胜村,在农民邵秀梅家的庭院里,摆放着十几只笸箩,装满银白色的蚕茧。邵秀梅兴奋地说,现在正是收获的季节,每公斤蚕茧能卖到4元钱呢,这回门前的沟边地可利用上了。据该县蚕蜂站站长黄大军介绍,养桑蚕的经济效益非常看好,1亩桑树一年可养两张蚕,纯收入在1000元左右。况且,桑树根系发达、枝叶茂盛,在废弃地栽种桑树,不仅可以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还有利于保护农田。
预计2005年,这个县利用废弃地种植桑树的面积将发展到500亩,仅宝泉镇德胜村就有10多户准备开始养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