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0月28日电 近日,记者接到市民反映,哈尔滨市部分药店仍在违规销售抗菌素,即使没有处方也很容易购买到抗菌素类药品。23日,记者对部分药店进行了暗访。
记者首先来到哈尔滨市南岗区的一家药店,要求买磺胺类药品中的增效联磺片,药店的工作人员毫不犹豫地就开出了票。药店的工作人员说:“不要处方,一袋就卖给你。”
磺胺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药品,在这次国家药监局的限售令里明文提到它必须有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接下来,记者又来到哈尔滨市学府路上一个新开的大超市中某连锁药店分店,同样提出要买磺胺。售货员指着角落里的一个穿白大褂的医生说:“去开方子,不用花钱。”听记者要求开药,这位医生二话不说就开出了方子。记者拿着这张抗生素的药方,买到了药。之后,记者来到另外几家大药店,发现在处方药的柜台上,有明确的标牌,写着“7月1日起在药店购买抗菌药需凭医生处方”,但是当记者分别试着去购买在限售之列的常见抗生素阿莫西林和诺氟沙星,却发现根本不要处方。记者还拨打了送药电话,要求送先锋Ⅵ号胶囊,这种在药店须持处方购买的抗菌素药品马上就送来了。
看来限售令在很多药店变成了一纸空文。对这些违规的药店,根据限售令规定,药监部门可以给予警告或并处以2000元至3万元的罚款。但为什么有禁令,有处罚手段,药店还敢于铤而走险呢?
哈尔滨市药监局药品监察大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曾集中检查过药店销售抗菌药的情况,对违规的药店都进行了警告。现在也经常不定期检查,但还没对哪个药店真正实行罚款。“规定中罚款的数额比较高,所以我们不会轻易罚款。”由此可见,部分药店正是钻了药监部门仁慈的“空儿”。
而销售抗菌药所能获得的高额利润则是药店铤而走险的另一个原因。某大医药连锁店店长说,在零售药店里,抗生素类药品占药店总销量的10%—20%,但它带来的利润却占总利润的20%以上。但一位不愿公开身份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整个医药零售行业,抗生素类药品的利润一般在30%左右。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据国家药监局统计,全国每年上报的三四万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中,至少有一半是抗生素引起的。将抗菌素限售坚持到底不仅是一纸文件,更是对每个人的未来及全人类的健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