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日电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第九版刊发了饶河县长杜吉国的署名文章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全文如下: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之一。黑龙江省饶河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路,创新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思路与方法,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抓龙头企业培育,为农业产业化打造强势主体。饶河县通过提升壮大、培育发展、引进嫁接等方式打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推动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良性互动局面的形成。同时,鼓励民营企业带着资金、信息、技术等参与农业开发,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系列加工。此外,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新型利益联结机制,逐步由契约联结、服务联结向资产、资本联结方向发展,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纽带。
抓农产品基地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建好“第一车间”。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饶河县按照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的要求,依托龙头企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加快培育和建设有龙头企业带动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抓好对俄出口蔬菜基地、高油大豆基地、北药基地、绿色水稻生产基地等农产品基地建设。
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架起坚实桥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连接市场、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桥梁,是强化农村社会分工、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推动农民整体进入市场的有效形式。饶河县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注重引导和提供服务,示范、引导农民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切实改变目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规模小、素质低、散而乱的局面。
抓市场环境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创造良好平台。发展农业产业化,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环境。饶河县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加快法治型政府建设步伐,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统一、开放、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市场规则,遏制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打破区域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名牌产品的保护力度。
抓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奠定坚实基础。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现状,饶河县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开放基础设施建设市场,采取多种形式筹资,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多方筹集资金,集中力量高标准建设防洪、灌溉、排涝、蓄水、供水等水利骨干工程。同时,抓好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切实抓好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工作,搞好植树造林和荒山造林,加强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管护工作。三是加强农机化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四是大力推广先进耕作方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抓农业项目招商引资,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外部推力。做好农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规划和前期基础建设等工作,用好项目招引投资者,借助外力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围绕蜂产品加工、以大米和大豆为主导的农副产品加工等进行招商,争取建成一批能充分利用本县资源优势和口岸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使农民从中受益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