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日电题:大庆油田“点穴”监督好!
大庆油田在纪检监察中,抓住关键,点准“穴位”,从工程竣工资料入手,对项目设计、财务结算、物资材料以及价格等关键环节实施监督。通过“点穴”监督,共查出各类问题465个,核减资金419万元,有力地抑制了工程中的违规违纪和腐败现象的发生。(《中国石油报》2004年10月21日)
穴是指窝、通道,医学上可作为针灸的地方。如同医生给病人针灸一样,针往哪儿扎,首先就得找准穴位,才能针到病除。否则,乱扎一通,不仅难以治病,而且还会扎出乱子来。纪检监察也是一种“针灸”,是一种治病救人。这病如何治,得找准“穴位”,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有的放矢地监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乃至一个人,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工程建设中,项目招标、财务结算、物资材料就是一个关键,许多违规违纪、腐败现象无不发生在这几个环节。只有点准这几个“穴位”,监督才能发挥作用,这也是纪检监察的最好方法。
有些地方在纪检监察中,投入了不少的人力,花了巨大的精力,有的甚至扎在基层,跟踪监督,效果却并不明显,违规违纪之事仍常常发生,贪污腐败现象屡屡出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抓不住关键,找不准“穴位”,摸不清哪个地方最容易出问题。监督工作没目标,没指向,只好大事小事都要管,眉毛胡子一把抓。这种监督往往抓住了小节,忽视了重点,网住了虾子,漏掉了大鱼,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又没能抓住“大鱼”。
“点穴”就是要分清轻重缓急,有个主次之分,以便集中精力从要害部位入手,重点监督那些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对于腐败而言,尤其要点准了“穴位”,才能铲除腐败的病灶,这样即便是最容易发生腐败的地方,也没了腐败生存的条件和机会。
有人觉得腐败是一种癌症,难以治理。其实,要想根治,说难也不难,关键是找准“穴位”,就能打通脉道,消除隐患。大庆油田的“点穴”监督,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