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黑龙江频道报道 今年入秋以来,黑龙江省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被人为开挖出3处沟塘,使湿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近日,黑龙江省林业厅会同当地政府研究决定,立即对已经开挖的沟塘进行回填。
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野生丹顶鹤繁殖栖息地。每年在此繁殖栖息的丹顶鹤有400只,占全世界现存丹顶鹤的五分之一。近几年,扎龙湿地干旱缺水,黑龙江省于2001年起连续3年向湿地补水,使保护区核心区面积没有出现大的萎缩。
但今年9月份以来,扎龙湿地却多次遭到挖掘破坏。黑龙江省林业厅野生动物保护处的调查显示,在扎龙保护区核心区内开挖的沟塘共有3处,其中最大一处是林甸县育苇场开挖的长4公里、宽约6米、深约1.5米的大沟。
对于挖沟的原因,林甸县育苇场一位负责人解释说,因为地处岗地长期没水,东部的4万亩苇塘已经严重退化,干苇的亩产量由过去的平均200公斤降至现在的不足30公斤。因此,育苇场党总支研究决定投资5万多元开挖这条沟,主要是为了引水挽救这4万亩苇塘。
长期在扎龙从事鸟类监测的黑龙江省动物学会理事郭玉民说,扎龙湿地形成年代久远,已经把地下渗水的缝隙弥合得很好了。虽然近年扎龙湿地出现干旱,但有这层"泥底子"保护,水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现在这条沟已挖到了黄土层,把扎龙都挖漏了,进来多少水都得先往地下渗。同时,由于挖沟改变了原有的地貌,野生丹顶鹤将很难在附近筑巢繁殖。
黑龙江省林业厅的人士说,虽然挖沟塘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均违反了《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因此,林业部门要求各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在今年土地上冻前必须把已经开挖的沟塘回填完毕,并将对相关责任人及责任单位作出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