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3日电 “大夫,我家小狗得打点滴吧?用不用做个CT?”新的《兽药管理条例》于1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兽药也有了处方与非处方之分。记者昨日在哈尔滨市的动物医院,见到的是一片繁忙景象。据兽医介绍,规范宠物用药也是为了人的健康着想。
据了解,新的《兽药管理条例》对原有规定进行了细化,首次将兽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兽医将根据动物的病情对有必要使用处方药的开具处方,消费者必须持有处方才能购得处方药。在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院,记者见到了正忙于应诊的高级兽医师于洪祥。于洪祥告诉记者,这几天看病的动物挺多,还都是急诊。
据于洪祥介绍,兽药是用于治疗包括家畜、家禽等所有动物的药品。这次新条例的调整主要还是针对猪、羊、鸡等动物饲养中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食用含过量抗生素的肉类,人类自身也会产生抗药性。而对于人类的“亲密伴侣”———宠物来说,不对症的滥用药而导致的误治,延长的发病期则易导致人畜共患病的传播。
寄生虫病是主要的人畜共患病,在宠物中的发病率超过了10%。宠物螨虫病的对症治疗便是用抗寄生虫药,许多猫狗的主人却不知所以地滥用药,有的甚至给小狗抹碘酒。
还有一种更厉害的“旋毛虫”,动物得病后高热、厌食,与感冒症状极为相似,一些得病动物的主人便一味地给“小心肝”用好的抗生素。殊不知,该病如果不及时对症治疗,污染了人的食物,人感染后也会发热,同时浑身无力、腹泻,孕妇极易流产。得了该病的动物必须兽医经血液化验后才能对症用药。
责任编辑:隋洪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