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8日电(记者 雷蕾) 题:为油田建设保驾护航----大庆市检察机关“司法公正树形象”工作纪实
大庆是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资源性工业城市,在市场化大潮中,也成为职业犯罪的易发高发地带。“预防工作是一项动态性工作,死看死守不是办法,必须以新的途径做好防患于未然的文章。”大庆市检察院检察长陈德鹏这样说。
大庆市检察院创造性地提出了开展“服务进百企”活动,“送法、送点子、送思路、送检察建议、送管理模式和经验”;红岗区检察院以医疗卫生系统职务犯罪为重点,就社会普遍存在的药品购销“回扣”和医疗“红包”这一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结合案件,多次在辖区医疗卫生单位召开现场会、分析会,制定了《医药采购管理、使用制度》;林甸县检察院以建筑领域职务犯罪预防为重点,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在专家咨询组的配合下,对房屋工程建筑招投标、预算、资金划拨、工程验收进行监督,较好地解决了建筑市场“暗箱操作”的问题。
“廉政合同”为工程上保险
今年8月27日,大庆市召开建设工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会议,率先在全省提出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工程主管单位要与施工单位签订“廉政合同”的要求,出台《大庆市关于建设工程领域加强预防职务犯罪的实施办法》及《大庆市建筑市场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宣布成立市建设工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
大庆市检察机关全面介入工程建设项目,派检察人员对工程招标、勘察设计及施工和监理合同的签订、工程主要原材料及设备的采购、工程的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对重点建设项目中的行贿单位或个人逐个建立档案,其中被立案查办的行贿单位和个人犯罪案件,将逐步进入行贿记录公示、查询系统,确保实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目标。
从2001年开始,大庆市检察院启动了“预防职务犯罪,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三年工程的活动。随着拥有170个单位终端,覆盖了重点系统、重点行业、重点部位和重点大中型国有企业的预防网络已经建成。为了实现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教育标准化、规范化,大庆市检察机关在市、县(区)推行三大基地建设:在党校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廉政教育基地”;在预防职务犯罪的典型单位建立“示范基地”;在监狱、劳教所、看守所等建立“警示教育基地”。
“团队学习”为检察事业助力
“打铁还要自身硬”这是一条不争的真理。两年前,近半数的县、区检察院的干警们守着高科技的装备,却还延用着“手工作坊”办公办案。
“坐言起行”,创建“学习型检察院”活动以来,班子成员从自身学习抓起,不断提高全院干警干事创业的“学力”。提出了领导班子学习的“一把手规则”,即“一把手”参与、“一把手”组织、“一把手”检查、“一把手”总结;建立考勤制、考评制、督学制、存档制、奖惩制等制度,坚持全院每周五下午学习制度不动摇,保证学习时间、内容、方法、人员四到位。
“科技强检”被越来越多地在党组会上强调,为各科室配备现时最先进的办公办案设备,干警每人有一台办公电脑;建起了上连检察长,下通值班室的局域网,实现了各科室之间的网上数据共享、信息共用;安装了LED电子显示屏,先进的媒体技术为检务公开拓展了渠道。两级院用多媒体示正证系统支持出庭公诉,办案质量大大提高。
去年,大庆市两级检察院的工作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渎职侵权部门立案37件39人,同比上升85%和85.7%,反贪部门立案123件124人,同比上升38.2%和39.3%,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