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黑龙江频道报道 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黑龙江垦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不断显现威力,垦区粮食生产今年又迈上了新台阶。据统计,今年全垦区粮豆总产突破93.8亿公斤,比上年增长18.2亿公斤,比历史最高年份增3.6%。垦区从事粮食生产人员人均耕地100亩,人均生产粮食近3万公斤,创下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最高记录。
今年,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大激发了垦区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垦区共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813.8万亩,比上年增加了272.9万亩,同比增加10.7%。粮食丰收带动了垦区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同步发展,据了解,垦区今年GDP达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7%;人均收入将超过5100元,比上年增长15%以上。
在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中,黑龙江垦区始终坚持用世界先进的技术装备农业,坚持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之路,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高达90%。今年初,黑龙江垦区从建立国家粮食战略基地目标着眼,投入3亿元创办了53个世界先进水准的现代农机装备示范区,同时进一步扩大精准农业试验示范规模,大跨步向现代农业迈进。
今年,黑龙江垦区水稻平均亩产达513.6公斤,是目前世界平均产量的2倍;大豆平均亩产169公斤,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八五二农场应用大豆"行间覆膜"等新技术种植的400亩大豆平均亩产达301公斤,被中国农科院大豆专家兴奋地称作"中国大豆生产史上的里程碑"。
目前,黑龙江垦区32个农场首批入围"国家优质粮食工程"。调查表明,垦区目前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8%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70%以上,科技推广效益年均4亿元以上,几项重要指标在全国均居于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