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废旧物品回收秩序混乱 有关部门施行新措施
2004-11-17 10:16:21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1月17日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家里的各种废旧物品越来越多。城里人处理废旧物品一般是两种办法,一些旧家具、电器卖到旧物市场,另外一些“破烂”卖给收废品的流动人员。俗话说“破烂、破烂,一收赚一半”、“破烂虽破,金山一座”。城市的废旧物资吸引了大批“淘金人”,可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一些人收购废旧物品时随意压价,经常顺手牵羊、缺斤少两。

    “干好了一年能超过10万”

    “破烂”看起来又脏又破,可其中20%至30%的利润率却是不少行业望尘莫及的,民用废旧物资这座“金山”吸引了大批“淘金人”,自99年开始便有大批安徽人加盟哈尔滨市“破烂大军”。现在约有6000多名流动废旧物资收购人员遍布哈市。据业内人士透露:每个流动收购人员,每天的利润可在四五十元以上,收入可观。记者在道外一家旧物市场走访时,一位收购旧家具的业主曾非常“含蓄”地表示自己“干好了一年能超过10万”。

    一千变六百黑心收购失民心

    哈尔滨市道外区一些旧物市场的业主经常承诺:免费上门估价,免费运输。近日,市民张先生就是被如此“贴心”的承诺打动,请人上门评估了一下旧家具。业主登门后对其3个房间的所有家具报价1000元,张先生因急于出手勉强答应了。可取货时对方却称最多给600元,张先生无奈出售,等于半卖半送。业内人士介绍,先给个差不多的价格把货“霸上”,这是一些业主惯用的手段,等到取货时再逼那些搬了家急于交房的卖主降价。一些业主所谓的“免费运输”也是不可能的,业主雇搬家公司的运货车,这笔动辄数百元的运费早被打进成本里,估价的时候就被刨掉了。

    业内人士透露,旧家具由于不好估价,售出时间也不定,业主都会拼命压价,所以普通市民出售旧家具基本上是半卖半送。旧手机和旧家电由于有一定的科技含量,所以收的都是懂行的人,电子商品如果是小毛病,修好后再出售的利润非常大,而只能送到电子一条街拆件的就不值钱了。如果市民想出售旧电子产品,知道是否有毛病,有什么毛病,才能不被“黑”。

    由于缺乏有效管理作为保障,一些小区为保护公共设施及住户财物,不允许废品收购人员进入。事实上个别废品收购人员确实边收边“顺”,使居民加强了戒心。另外,清晨敲响的“收破烂的”的鼓声以及乱停乱放的破烂车、马路占道的破烂堆也影响了居民的生活。

    有关部门施行“四统一”管理

    废品收购人员因废旧物资受益,也因收购废品不被一些小区所欢迎,还经常被一些部门罚款。

    目前哈尔滨市已开始着手整顿流动废旧物资收购业。由公安局、市供销社、发展计划委、工商局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参加,组成市废旧物资收购整顿管理办公室。报名参加废旧物资流动收购的人员要填写《依法流动收购保证书》等文件,实行统一胸卡、服装、车辆、车牌的“四统一”,目前整顿办公室已经发放车辆2500余辆。以后废旧物品收购人员受有关部门管理,市民们可以把废旧物品卖给穿蓝马甲的收购人员。

    目前哈尔滨市流动废旧物资收购几乎是“安徽帮”的天下,此外不少下岗职工也看准了这一行业。据哈尔滨市废旧物资收购整顿管理办公室人员李少波介绍,为了给下岗职工创造便利条件,办公室曾表示愿给下岗职工免费发放车辆,只要其所在社区提供担保就可以,但几乎所有的社区都拒绝担保。针对一些小区因安全问题拒绝收购人员进入的现象,办公室也曾经与物业协商让登记的固定收购车辆定期进入,让住户和收购人员两方便,但有物业提出每年要收600元的费用,结果不少收购人员打了退堂鼓。

    业内人士预计,哈尔滨市的流动收购被有序整顿以后,废旧物资市场一旦形成规模将会“流金淌银”。市民们现在卖旧货基本上都是碰上谁收卖谁,市场缺乏规模、缺乏良性竞争,如果有人能够认准其中的商机,在城乡结合部开设专业的如旧手机、旧家电等旧货市场,城乡可以按需取舍,那这座“金山”才是真正被开发了。

责任编辑:朱丹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