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1月17日电 在哈尔滨市约5万名保健“按摩师”中,无证上岗者近3万;只有医生才能从事的治疗按摩竟出现在一些美容院。在近日召开的哈尔滨市传统医学手法学会年会上,有关专家提出,按摩行业的管理和规范有待加强。
半数按摩者享受不合格服务
哈尔滨市传统医学手法协会会长王宜欣在年会上介绍,按摩推拿在哈尔滨市已十分流行,几乎每个社区内都有推拿按摩服务点,很多居民也已养成定期按摩习惯。但在哈尔滨市约5万保健“按摩师”中,有半数以上没有经过正式学习和严格培训,无证上岗者近3万人。王宜欣说,这意味着半数以上市民接受的按摩服务是不合格的。
王宜欣介绍,推拿按摩看似简单,其实技术要求很高。普通保健按摩师最少要经过半年培训,而能够通过精准按摩对疾病进行治疗的按摩医生则需在学校和临床训练5到8年。这么长的培训周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而紧张的生活节奏和人们的保健需要却使按摩市场逐渐扩大,由此催生了大量无证上岗者。
八成接受按摩者缺乏有关常识
市传统医学手法学会秘书长杨金山做过调查,在接受按摩的市民中,80%的人缺乏按摩常识,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按摩就能治疗部分病痛。
专家介绍,按摩分解除疲劳的保健按摩和治病的医疗按摩两种。目前我市只有医疗机构的执业医师可从事治疗疾病的医疗按摩,这样的人才仅有几百人。专家调查同时发现,哈尔滨市接受按摩的市民中,有70%至80%存在各种病痛,即他们需求的是医疗按摩,却因分不清两者界限,多数得到的是保健按摩。
于是诸多问题困扰着哈尔滨市按摩行业:有的保健“按摩师”医学知识不多,安全意识又淡漠,为患者治疗难免出现伤筋动骨等问题。许多患者出问题后才发现,给自己治疗的“按摩师”没有行医资格。而对不具行医资格的保健“按摩师”出现医疗事故该如何处理,尚缺乏相应规定。
按摩人才将入库上网以备查询
王宜欣介绍,虽然黑龙江省推拿按摩技术水平在全国可跻身三甲,但推拿按摩行业开始广泛为市民服务仅10年时间,其管理规则有待探索。目前,市传统医学手法学会已筹建相应的推拿按摩人才库,将所有按摩人才备案以备市民查询。为打破传统中医按摩的封闭状态,学会还将定期举办学术讲座,进行经验交流,并开辟专门网站,提供相应知识。
同时,有关行政部门也应加强对这一行业的规范和管理,使按摩这一被称为医疗行业中的“绿色环保”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