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9日电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黑龙江分库自2003年5月8日成立以来,至今只有5000多份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分型资料入库,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本地区临床需要。这是日前记者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黑龙江省管理中心获悉的。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成立于1992年,此后运转一度停滞,至2001年重新启动,至今有HLA分型资料入库20万份(一人一份)。该资料库下设27个分库,其中江苏、北京等省市分库的库存分别超过万份。由于非血缘关系的供受体HLA的相合概率为四百分之一至万分之一,所以一个分库库存至少要有30万份,才能满足本地区的临床供应。迄今为止,黑龙江省采集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血样近10000份,有5000多份HLA分型资料入库,共有10人初配成功,其中仅2人正在进行高分辨检测,8人由于多种原因终止捐献。
据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用于治疗白血病。目前,我国每年需要做干细胞移植手术的病人有上百万人,其中每年需做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人约4万人。以目前的库容,我国尚有70%的患者正在等待相同分型的干细胞供者。再加上东西方人种的差异,很难从欧美国家造血干细胞库获得我们所需的配型资料。为此,建立中国人自己的骨髓库,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挽救患者生命惟一的希望。
黑龙江省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约1400人,几家干细胞移植医院的供体基本都来源于外省。为补充黑龙江省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资料的不足,建立一个有临床意义的资料库,迫切需要龙江人都能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