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彭松:《非常6+1》的冰城胖小伙
2004-11-28 12:40:38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8日电 9月19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非常6+1》中那个又唱又跳又翻跟头的“胖小伙”———彭松,一首《大学自习室》让他演绎得惟妙惟肖,不知逗乐了多少观众。11日,作为第一个亮相《非常6 1》节目的哈尔滨人,彭松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报三次名幸运入选

    其实,现在在哈市南岗区供电局工作、27岁的彭松并不是第一次上电视了。1990年,从哈市发展起来的导演金滔回到家乡拍摄儿童电影《1号探险行动》,在选演员的时候,一眼就看中了正在上小学的彭松,并把他定为男一号。就在彭松参加《非常6 1》拍摄的时候,央视电影频道还重播了这部电影。

    自那以后,彭松就迷上了表演,说学逗唱样样精通。单位组织的各种文娱活动他都积极参加。刚结婚一年的妻子王颖也非常支持他,一直帮他留意上舞台的机会。一次,他们夫妻二人一同观看《非常6 1》,王颖注意到,彭松看到别人在台上表演,他脸上流露出羡慕的神情时,立即要给他报名,可彭松当时就拒绝了。因为在潜意识里彭松虽然一直渴望有一个舞台能展现自己的才华,但他又总是觉得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中国那么多有才华的人,我这点能耐在我妻子眼里还不错,怎么能和那些人比呢?”彭松说,“所以我就拒绝了。可没想到,我妻子也许是望夫成龙心切,也许是对我信心十足,背着我偷偷地在网上给我报了名,而且还连报了三次。在第三次报名以后的第三天,我就接到了《非常6 1》节目组的电话。”

    “因为妻子给我报的是口技,对方让我表演一下,我就在电话里用口哨吹了一首歌。当时节目组的人很满意,让我等消息。”彭松说:“6月25日,剧组又通知我去北京参加面试。我当天去当天就回来了。一个月后,再次接到通知,要我参加正式培训。自此,我开始了为期25天的剧组生活。”

    因为胖差点出丑

    到了剧组以后,给彭松的第一感觉是———幸运,因为在剧组的桌子上有上万封报名信。据剧组的人员介绍,每天都有上万人报名,而且有人都报过十多次,也没被选中。“我只报了三次名就被选中了,真是很幸运。”彭松说。

    接下来就是正式拍摄前的培训,说起培训的那25天,彭松感触很多。他告诉记者,在拍摄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既有趣又辛酸的事。“记得刚开始上体型课的时候,教练让我翻跟头。这要是在我当兵的时候,翻多少都不成问题,因为那时候,我才60公斤。可是现在就不同了,我发福发得很厉害,已经110公斤左右了,翻跟头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最多的时候一天要翻七八十个,弄得脑袋都磕出了大包。”彭松说。

    彭松告诉记者,为了练好翻跟头,他放弃了很多休息时间,在入住的房间没事的时候他就练,可是房间毕竟不是训练场,翻个跟头不是碰到床就是碰到桌子。

    彭松说:“还有一次,我给别的参训者当陪练,让他摔了二十多跤,摔得整个人都没感觉了,裤子被摔掉了都不知道,经别人提醒我才知道。当时有很多人在场,别提有多丢人了。”

    “成名”不代表转行

    经过25天的艰苦培训,终于到了正式的拍摄时间,尽管对彭松来说,上电视已经不是第一次,但他仍然有点紧张。“正式拍摄的时候,我要模仿小学生,所以穿的是背带短裤。因为我胖,害怕背带崩开了,所以我自己在背带上加了三个别针加以固定,可没想到,刚翻了三个跟头,背带就被挣开了。要不是我反应快,在说话的同时将另一个背带很自然地拿了下去,这段节目就需要重新录制。不过,你们可能没注意到,当时别在后腰上的麦克风,不小心滑到了裤子里,一直到场间休息才拿出来。”彭松说。

    虽然彭松表演的《大学自习室》受到很多观众的欢迎,但是彭松自己觉得,他的水平并没有发挥出来。因为他想选小品,可是导演觉得没什么新意,非让他表演说唱,就这样,当兵出身的彭松,只有选择服从。

    参加完节目以后,回到工作岗位上的彭松已经是个小名人了。很多不熟悉他的同事对他指指点点。节目播出后没多长时间,他穿工作服在街边检修线路,一对青年男女一直跟了他三四趟街,弄得他心里直没底。最后这对男女上前只问了他一句话:“你是不是前两天上《非常6 1》的那个胖小伙?”

    “参加《非常6 1》的人有句口号:‘能站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就赢了。’正像这句话所说的,我并不想通过这次节目来改变我什么,只是想用它来证明我的价值。”彭松说:“你看那么多参加节目的人,有几个换了工作到演艺圈的?再说了,人们对我的关注只是暂时的,过一段时间就会淡忘,我还是我自己,我还要认真地工作,认真地检修我的线路。”

责任编辑:张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