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大学生艾滋村任教献爱心
2004-11-30 10:15:10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何建章与爱滋孤儿合影

    东北网哈尔滨11月30日电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还未到来,黑龙江大学学生们组织的系列关爱艾滋孤儿活动已经开始。最引人注目的是这项活动的发起人何建章,这个18周岁的福建青年在半年前主动休学,到河南省加入了民间救助艾滋孤儿组织——“东珍学校”。

    28日下午,在黑龙江大学的大学生活动中心,记者见到了何建章。他正在制作代表关注艾滋病的国际性标志———红丝带。何建章说,今年2月,他看到一篇关于中科院在读硕士生李丹在河南创办“东珍学校”的报道,受到极大的震撼。经过深思熟虑,他下定决心前往河南艾滋村与李丹一起救助艾滋孤儿。

    何建章生于福建漳州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生活条件比较贫困。决定休学后他返乡告诉父母,说自己要休学进行一年的支教工作,隐瞒了前往艾滋村的情况。到达河南商丘后,他很快融入“东珍”这个特殊的家庭。在东珍纳兰儿童心理研究所的网站上,记者看到何建章是5名组织成员之一,也是最年轻的一个。何建章告诉记者,“东珍”的教学条件比较简陋,组织成员和志愿者住的都是上下铺的铁床。初到河南的第一个月,由于空气干燥无法适应,他每天凌晨4时都流鼻血。

    何建章说,艾滋孤儿是艾滋病感染者遗留的孩子,不都是艾滋病感染者,其中多数孩子都很健康,“东珍”收留的十多名孩子只有一名是艾滋感染者。可这些孩子不仅失去了读书的机会,连生活也成了问题。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所在村的村民,一旦得知有关的病情就排斥他们,使这些孩子的心灵受到严重的伤害。他在“东珍”的工作是给这些孩子上课,前往艾滋村实地考察对艾滋孤儿进行统计,并给这些无辜的孩子提供精神上的帮助。他在河南艾滋村考察时,接触了一些感染艾滋病的孩子,他尽量不让孩子感到差别,希望经过这样不断沟通,使那些感染艾滋的孤儿逐渐接受别人。

    在黑龙江大学的青年志愿者协会里,一些大学生正在紧张地为艾滋病图片展及何建章的经历报告会做准备。志愿者协会的会长王鑫说,何建章的报告可以让很多会员了解艾滋孤儿的状况,他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的学子和市民关注帮助那些需要呵护的孩子,让这些过早饱尝痛苦的孩子们感受到更多的温暖。

    背景链接:据国家卫生部公布的2003年统计,中国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万例,艾滋病已波及31个省市区,艾滋病病例报告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另据东珍纳兰儿童心理研究所统计,目前我国艾滋孤儿比较集中的地点是河南省,起因是1992年河南兴起卖血风潮,1995年达到了高峰,大约100万农民由此感染艾滋病。至今这些农民有很多已发病死亡,从而留下艾滋孤儿。

责任编辑:朱丹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