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2月1日电 机器人——一个让无数人感到神奇又充满幻想的科技精灵,曾经无数次出现在小说、影视剧的虚拟世界里,出现在孩子们的幻想王国中。然而,对于神奇的机器人,直到21世纪的今天,仍有不少人感到遥不可及。随着哈工大足球机器人取得世界杯,记者了解到,就在哈尔滨——我们的身边,存在一个神奇而又真实的“机器人世界”。
足球机器人——哈尔滨市双雄称雄世界杯
当亿万球迷为中国男足在世界杯外围赛亚洲区小组赛中铩羽而归伤心的时候,却不知有3支来自哈尔滨的“足球队”在“世界杯足球赛”决赛中所向披靡,勇夺3项冠军。
2004年10月27日至10月31日,在由国际机器人足球联盟(FIRA)主办的第九届世界杯机器人足球锦标赛中,来自21个国家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共计100多个代表队参加了角逐。哈尔滨师范大学机器人足球队(队名威威WillWing)所向披靡,决赛中以7:0的悬殊比分赢得了仿真5对5比赛冠军。这是哈尔滨师范大学继2003年在维也纳取得冠军后的又一次折桂。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张伟是“威威”的“父亲”,据其介绍,仿真机器人足球赛,直观地描述,就是在电脑屏幕上模拟成机器人形状,在屏幕上的赛场里纵横驰骋,果断而迅速地做出各种反应和决策,以高超的技术和判断战胜对方。
另外两项冠军是由哈工大的全自主型机器人和双足机器人夺得的。据悉,全自主型机器人可以独立完成带球、过人及射门的任务;据哈工大教授洪炳熔介绍,首次参赛的类人型双足机器人,身体里有两台数字信号处理器,使它既能以每秒0.2米的速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平稳行走,也能在单腿抬起时稳定地完成瞬间踢球动作。在这次比赛中,双足机器人在前进后退、带负载前进后退、自主避障、射门4项比赛中获得满分,以绝对优势战胜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和日本选手赢得了冠军。
服装机器人——让设计大师感到惊讶
或许某一天,穿在我们身上的时髦衣裳就出自机器人之手。哈工大群博智能机器人研究所研制的智能机器人服装师已经问世,它可以帮助人们设计出时尚的服装。
机器人是怎样设计服装的呢?据该研究所教授汪云涛介绍,智能机器人服装师由“大脑”和“控制器”两大部分组成。微电脑控制的“大脑”里,储存了大量的服装样式供人选择。使用者还可以把中意的服装图片扫描进该机器人的“大脑”里,不一会儿,智能机器人服装师便可根据“大脑”内的智能分解和测算,准确地提供服装各部分的剪裁数据。 确定了服装样式后,操作者只要把选好的布料准确地放在轨道上就行了。然后智能机器人服装师的“控制器”可以根据“大脑”传输下来的数字模拟信号自动抽布,进行剪裁和缝制。
机器人服装师“手艺”高超,就连一些著名服装企业的设计大师也感到惊讶。设计师们认为,这个机器人服装师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替代他们走进中小服装企业。
巧手机器人——手指灵活弹美妙乐曲
在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上演了神奇一幕———在一架钢琴上,一只金属手用灵巧手指弹出美妙的音乐。
2004年6月,由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HIT/DLR机器人联合研究室研制的HIT/DLR机器人灵巧手,参加了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首届国际机器人及自动化展览会,其灵活程度备受关注。
据介绍,机器人灵巧手可通过快速连接器安装到DLR III轻型臂上工作,可以做出各种手势,通过手指间的配合转动小球体。新一代多传感器、高度集成的机器人灵巧手,有4个相同结构的手指,共有13个自由度,机械零件600多个,表面粘贴的电子元器件1600多个,手的尺寸略大于人手,但整体重量只有1.6公斤,手指结构与人手结构相同,每根手指有4个关节,由3个电机驱动,每根手指能提起1公斤的重物。巧手机器人是由哈工大“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刘宏领导课题组在吸取美、日、德及国内相关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研制出的,是国内第一个具有多种感知功能的仿人灵巧手。
哈籍智能机器人
在国外当“导游”
在英国某博物馆从事“导游”工作的一个“中国人”来自咱哈尔滨,它“出生”在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是为英国艾塞克斯大学研制的第三代机器人——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
这台机器人,浑身银白色、高1.70米,据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李瑞峰介绍,智能机器人除了可自由行走和实现两国语言间大量的人机对话外,身上安装的12个超声波传感器可在360度范围内识别障碍物;它“脑袋”上的两个“大眼睛”——摄像头,可在120度范围内识别障碍物。如此“敏感”并且视野又开阔的智能机器人自然可以灵活地避开障碍物。
第三代机器人除了可以自由灵活地移动,还能够执行具体的工作任务,应用于医学领域和危险环境中。如果把它放在医院里,它可以通过遥控指令,为病人倒水喂药,能友好地向病人提示医嘱,可以通过语音合成软件,与病人对话,还可以为病人唱歌、跳舞、背诗等,具有一定的娱乐功能。
专家认为,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出生”在哈尔滨的机器人将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服务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