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黑龙江经济报评论:切实关心群众利益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2004-12-02 13:30:2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经济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2月2日电今天出版珠黑龙江经济报发表题为《切实关心群众利益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二谈如何贯彻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精神》的文章,全文如下: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群众的呼声当成“第一信号”,切实关心人民群众利益,为加快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是贯彻落实此次全省领导干部会议所要坚持和遵循的。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指出:“要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既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又坚持依法办事,依政策办事,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定维护社会稳定这个大局,这是国家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之所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加快发展的立足点放到真抓实干上,“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万事民为先”,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坚持利为民所谋,从党的根本宗旨出发,实行有益于人民的政策措施,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当群众的“贴心人”。而不是与民争利。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决克服不关心群众疾苦、粗暴对待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等现象。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群众情绪视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要求当成第一追求,想问题、作决定、办事情都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尊重人民群众的权利、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为根本原则和最高衡量标准,从而实现党员干部思想作风的大转变。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由衷信赖和衷心拥戴,才能使生命和事业之根深深地扎在人民群众这片沃土之中。

    要坚持实现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和维护人民群众现实利益相统一,坚持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相统一。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自觉地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妥善解决好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真正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促进,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省委书记宋法棠说,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积极主动地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主持公道和正义。对群众提出的合情、合理、合法的要求,应当而且能够解决的,要尽快尽力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说明情况,做好解释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分步解决;确实无法解决或要求不合理的,要耐心做好劝导说服工作,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绝不许回避矛盾、敷衍塞责、粗暴压制、激化矛盾;对弱势群体、困难群众要有同情心,并给予必要的帮助、救助;确属因政策失当、决策失误、侵犯群众利益的,要据实向群众承认错误,尽快纠正,及时解决。

    要正确把握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关系,明确职责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协调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做到对群体性事件及其苗头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

    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振兴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的高度,认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只有营造稳定和谐的环境,黑龙江才可能实现快发展、大发展。

责任编辑:刘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