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需求旺盛管理真空 农民工培训被骗有理无处说
2004-12-02 13:40:21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2月2日电 “你说这事儿我该找谁说去?”李强茫然地问记者。李强是来自五常市的农民,他不久前被哈尔滨市某技能培训班骗了。

    今年8月,李强和几个同乡从五常来哈尔滨准备打工。经过几个月的观察,李强认为,推拿按摩应该很有市场。于是,李强在南岗区找到一家私人按摩培训班,交了200元的培训费后准备认真学习按摩技术。

    但在交完费用后的一周时间里,培训班并未通知他来上课。无奈之下,李强找到培训班的负责人,提出要上课的要求。谁知该负责人只是拿出一张手法图解和一本按摩教材,然后简单地做了几次示范,就告之李强回家自己练习,有不明白的再来询问。

    “我当时表示想退学或能否再学得详细点。”李强说,没想到该负责人立刻变了脸,声称自己是正规培训部门,有办学许可证,学费交了就不能退,边说边把李强赶出了教室。

    目前,随着城市求职就业难度与日俱增,一些书法、珠算、外语、按摩、理发、裁缝等各种教育、技能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开了起来。但繁荣背后难免鱼龙混杂,其中有不少培训班根本就不能为求学者提供有效的培训。李强的遭遇只是目前培训混乱的一个缩影。

    根据相关规定,文化教育培训机构在办学前要到教育部门领取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技能、职业培训班在办学前要到劳动和民政部门领取相应的办学许可证。有了这两个证就可直接办学,不用再到工商部门领取营业执照。

    但教育部门面对这种非法培训班丛生的状况也无能为力。哈尔滨市教育局某工作人员说,文化教育培训没有领办学许可证的都是非法办学,不过由于他们目前不具备执法权,看着这些非法培训班,教育部门也只能干瞪眼。

    该工作人员介绍,国家之所以有“领取办学许可证后不用领营业执照”的规定,是因为过去的培训基本都是非盈利性质的。而新出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盈利性质的办学机构要领取营业执照。他认为,这一领域工商部门应该管理。

    然而,工商部门的说法却不完全一样。哈尔滨市工商局注册处的工作人员解释,“领取办学许可证后不用领营业执照”的规定一直在执行,在劳动和民政部门领到相关登记证的技能培训机构也不用来工商局办理其他手续。没有领取营业执照的单位工商部门不能去查。

    “正是由于教育、劳动和工商部门的管理空白,非法培训班才会大量滋生。”哈尔滨市妇联家政服务中心景平主任说,现在家政技能培训班随处可见,但真能具备培训水平的地方并不多,而且学员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这些培训机构可以不用到物价部门进行收费备案,不用去税务局交税,“这对正规的培训机构形成了很大冲击。”景平忧心忡忡地说。

    李强现在在哈尔滨市某酒店打工,月工资600元。“我想那些非法培训班早晚会有人管吧,到时候我会找家正规的按摩培训班去学。”李强说。

责任编辑:朱丹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