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2月2日电 11月30日,家住哈尔滨市南岗区的魏女士来向记者述说了她的闹心事。“我儿子今年16岁,刚上高一,本来是花季的年龄,可他却整天若有所思的样子。不久前,我在他的卧室里发现了一本描写性内容的小说和很多暴露的女性图片,当时我和孩子的爸爸都很尴尬,也知道了孩子这一段的反常表现原因在哪儿。”
魏女士无奈地说,原本孩子在班级上学习成绩很好,还是语文学科的尖子生,但这学期开始后,孩子就经常上网下载一些东西,再打印出来收藏。起先她和孩子的父亲并没有在意,直到后来发现那些图片才明白一切。
回想起孩子这一段日子的变化,魏女士眼含泪水,“有一次,孩子和他爸爸出去商场买东西,他突然发现孩子总盯着漂亮女性瞅,叫他半天都回不过神儿来。为此我爱人回家后打了他,说他没出息,整天脑子里想这些东西,真是不要脸。从那以后,他总是回避我们,也不和我们交流。我看到孩子青春期的反应这么强烈,连家里饮食的习惯都改变了,生怕吃多鱼、肉等食物让孩子的内分泌失调。”
为此,记者1日陪同魏女士来到孩子所在的学校。据孩子的班主任薛老师反映,魏女士的儿子在学校的表现也有很大变化,喜欢看课外书,不爱说话,经常自己在角落里看着别人,而且学习成绩有所下降。
当记者问及学校如何对学生进行性教育时,薛老师表示,这方面老师该讲的都讲了,一些敏感的问题学生通过别的渠道也都能明白,意会总比言传好,何况班级其他同学并没有出现和他一样的问题。
魏女士叹了口气说,为了能对孩子实施性教育而又不失含蓄,她和爱人买了很多有关性教育的书籍,还找了一些教育专家和家长进行交流。可每次谈话时自己比孩子的脸还红,生怕哪句话说错了,哪个词有歧义了,哪种比喻让孩子会多想。
“我知道对子女进行性教育是家长的责任,可我们这一代都没经历过这些,让我怎么开口才好呢?”魏女士想通过记者,求助一些专家和老师,让孩子尽快从对性沉迷的泥潭中摆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