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6日电 石油和化工是一对孪生兄弟。黑龙江省石油储量居全国首位,再加上丰富的天然气、粮食和煤炭资源,石化工业自然成为黑龙江省的一个优势产业。
实施“以化补油”战略
把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把石化工业打造 成为颇具竞争力的石化产业群,更要下一番真功夫。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咚咚锣鼓声中,惹人瞩目的石化工业实现了怎样的嬗变?
先看这样一个小小的镜头。大庆炼化公司30万吨/年聚丙烯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为实现明年5月30日正式投产,公司上下同心协力。为了赶工期,工作人员吃住在现场成了家常便饭。人累瘦了,有的病倒在工地上,然而,大庆炼化公司却向“世界级聚丙烯基地”迈出了第一步。
省城哈尔滨也在精心谋划着化工区的蓝图。2003年年底,哈尔滨石化分公司提出了“炼化一体化”的结构调整战略,以哈石化为龙头,蓝星、华尔为骨干,振兴化工区的设想。这个设想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目前,各项调研规划评估工作已顺利完成。
不等不靠,铆足劲儿,哈下腰来办事。黑龙江省倾力打造石化工业基地,目标十分明晰:实施“以化补油”战略,延长产业链,发展精细化工,加速构建以大庆为龙头的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石化产业带,将大庆建成国内一流、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型石化基地,使石化工业朝着经济规模化、技术高新化、加工精细化、经营国际化方向发展。
这样一个美好前景在我省振兴规划中得到了进一步细化。打造石化工业基地,重点将提高炼油企业集中度,推行炼油化工一体化,扩大乙烯及合成材料生产规模。加快发展有机原料、化肥、精细化工等产业。到2010年,规模以上石化工业增加值将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15%。
如此看来,石化工业基地的魅力就在于它放眼世界,并将通过全方位的创新实现脱胎换骨的改变。
产业链条有效延长
战略决策催人奋进,远景改造鼓舞人心。2004年以来,黑龙江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开发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石化工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
据黑龙江省经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黑龙江省石化工业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一批石化产品吃配项目将全面实施。为了建立地方政府同中央企业新的合作机制,省政府主要领导同中石油集团主要领导成功举行了两次会谈,推进了一批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大庆石化公司60万吨乙烯项目已经投产,正在积极准备80万吨乙烯和100万吨复合肥项目。大庆炼化公司30万吨聚丙烯项目已开工建设,后续将集聚大庆地区丙烯资源,规划60万吨聚丙烯项目。大庆石油管理局将组建精细化工集团,建设20万吨醋酸、100万吨甲醇等项目。哈尔滨石化分公司今年加工俄罗斯原油量已由10万吨增加到30万吨,预计2005年达到50万吨。3万吨甲乙酮项目已经竣工投产,正在准备启动20万吨芳烃抽提项目。
石化产业的链条正在有效延长。省经委紧紧抓住石化大项目建设的有利契机,与中国石油化学工业规划研究院和大庆市政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围绕延长石化产业链,规划了90个石化产品深加工项目,正在与大庆市政府全面推进一批“吃配”项目的实施。
黑龙江省石化工业形成了石油化工、有机化工、精细化工一体化的深加工产业链条,产品的精细化率达到30%以上。通过建立制造执行信息化系统,提高了企业生产装备的自动化、连续化和管控一体化水平,信息化为石化工业带来了勃勃生机。今年1-9月,石化工业完成投资38.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5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1%和23.1%。
石化工业宛如一颗亮丽的新星,在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土地上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