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8日电 7日,在哈尔滨市第九中学的课堂上,黑龙江省版权局的执法人员发现了10余种字迹模糊、印刷粗糙的学生用教辅书,并初步认定为疑似盗版书。执法人员将对此事做进一步调查。
7日,根据群众举报,省版权局执法人员来到位于和平路上的哈市第九中学,对该校3个年级学生使用的教辅书进行了检查。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标有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的《课堂导学与针对训练》、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金榜夺魁英语听力》、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的《2005绿色通道》等10余种教辅书字迹模糊、印刷粗糙(右图)。经执法人员初步判定为疑似盗版书籍。
调查中,哈市第九中学一位姓何的校长称,前些日子,学校在家长的要求下,推荐给学生一批教辅书,包括《课堂导学与针对训练》等。书是由各学年或各班级家长委员会代表,收钱后集体购买、并直接发给学生的,根本没经过老师。学校不知道他们从什么地方买的书,也不知道是不是盗版书。执法人员要求与在校学生及学生家长核实情况,学校领导表示学生正在上课。
在省版权局执法人员的多次要求下,大约40分钟后,校方给执法人员提供了一个武姓家长代表的联系方式。武女士在电话中称,高一九班的书是她买的,老师推荐买哪种书后,她在家长会上说,一起买便宜,在争得了家长的同意后,就每人收了大约五六十元钱,统一购买了这些书,大概共买了不到60本。由于这种书在书店里不好买,自己就联系了一个书贩,用三轮车把书送到了学校,随后自己把书交给了班长。执法人员让武女士提供书贩的联系方式、身材样貌等情况,武女士称全忘了。
随后,哈市第九中学的教师又找来了高一(十二)班一位张同学,让他向执法人员说明情况。张同学告诉执法人员,买书的事儿是家长委员会定的。这些教辅书买回来后,老师就叫他们班的几个男同学去抬,这些书是从班主任办公室里抬出来发给同学们的。
目前,省版权局的执法人员正在对此事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核实。
据了解,哈市第九中学和分校和平中学在新竣工的教学楼一起上课,3个年级共2000名学生。